罪魁祸首还是背后英雄?
01 认知的威力
每个人的行为千差万别,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行为方式风格迥异,最后结果也就天壤之别。其实这所有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一个,就是大家的认知不同。正因为认知的不同,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对同一个行为有不同的态度,对同一个人有不同的评判,就会造成学习工作的态度,待人接物的风格完全不同。平时做事做人的不同,最后也就决定了性格的不同,命运的不同。
不信的话你可以看下周围的人,比如在春节假期:有的人会依然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工作,有的人成天宅在家里,熬夜晚起,放下手机又打开电视。就是因为他们背后的思想认识不同。前者可能说,新年新气象,我们应该奋发图强,后者可能说,大过年的好好休息,今后一年都要忙,现在赶紧放松一会儿。
即便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也会发现有些人总是积极进取,辛苦的拼搏,努力上进,;相反有些人,总是得过且过,应付差事,容易满足。不是说孰高孰低,只是说,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尤其是对于幸福的认识不同。
前者可能认为幸福就应该不断的拼搏,然后获取怎样的成就、实现怎样的价值,后者认为人生就应该及时行乐,没有必要把自己逼的那么紧,活着就应该潇洒一点、轻松一些。何苦把自己逼得那么累,那么苦。
这还是认知的不同,总是有人认为早睡早起非常痛苦,打死他也不能做不到。但有人就会认为,晚睡早起就是慢性自杀,蹉跎岁月浪费生命,还不如来个痛快的。所以有人就会毅力顽强地坚持做完每一件事,有人就总是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三天打鱼两天晒了。
02 认知的细节
有人每天健身打卡,每日手不释卷,而有人觉得这很枯燥无聊,烦得要死,还不如打局王者刷下抖音来的过瘾。同样是王者荣耀和抖音小视频,有人觉得就是在虚度人生。所以同样是玩游戏,有人会沉迷,放不下手机,放下了也时时刻刻会想着,有人却拿起来就头疼,脖子眼睛都感觉不适。
有人愿意追求奢侈品牌,宁可每天吃泡面,省下几个月的工资去买LV,去买爱马仕,但有人觉得,他宁可穿简单实惠一点,也不能在吃的方面亏待自己;有人卖肾也要买苹果,有人就觉得没有必要追新款,还不如省下钱去旅游,开开眼界,见识一下大好河山、风土人情。
有人奋斗的目的就是开豪车住豪宅,赢取白富美,但是有人已经拥有数千万身家,还是依然低调地过着粗茶淡饭的平凡生活,反而把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给社会。这个我不能不说了,比如说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先生的叶嘉莹,作为古诗词的泰山北斗,已经给社会捐出了3000万,而且当记者采访,问她为什么捐出这么多钱,自己依然过贫苦生活的时候,她非常生气的责问:你为什么只关心我捐了多少钱,而不问我,一些诗词学术上的问题。
这就是不同认知决定不同人生。包括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应对,都会由不同认知造成不同发展。
你开车有人加塞,变道不打灯,你可能先是狂按喇叭,然后一顿骂街,但有人遇到同样情况,可能觉得对方是有什么事很着急,应该想办法帮他,会踩脚刹车,提醒下后车。
跟小伙伴说话,她爱答不理,约她出去她拒绝。有人可能觉得,是不是最近跟我有什么矛盾,接着就会引出一连串的想法,还会很用心费劲地回忆,这段时间交往的一些具体细节,看看什么地方有问题,还自以为是的找出一大堆证据。而有人,只是简单纯粹地想对方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心情不好就让他自己待一会儿,或者合适的时间去安慰开导一下,帮助一番。
同样听小道消息放假可能推迟,可能有人瞬间开始抱怨,自己气到爆炸,觉得自己已经辛苦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这么惨无人道,是虐待狂吗?但有人觉得可以人自己多进步,减少自己在家里放纵的机会,然后平和的接受。
03认知的作用
正是因为如此,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不同的态度,才造成最后日久天长的天壤之别。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所说: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详情可以自行百度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
一个真正每天愿意进取、奋斗不息的人,他一定不会觉得这种拼搏是一种苦差事,他绝不会仅靠自己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自己的惰性。
如果一个人能把上进拼搏变成一种日常生活和习惯的话,那他一定不认为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辛苦。否则他绝对坚持不下了,更别提多少年日复一日了。
因为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样,它是会疲劳的,也是有极限的。如果你在意识上认为这很痛苦,只凭借意志去抵抗?光这已经消耗你很大毅力了,那么你一定不能够坚持很久,你在学习工作投入当中,就只会留下一小部分意志力。如果只剩一小部分意志力的话,那你在工作学习的投入当中就会无法抵抗其他的诱惑和干扰,就会很容易分心走神,容易效率低下。
要想真正提高自己,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根本上你必须有一个积极正确的认识。只有在认知上的彻底改变,才能在行动上积极配合,也才能完成你的目标。
成功和失败都是由你思想认知决定的,他既可以是平庸堕落的罪魁祸首,也能成为非凡伟大的背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