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开心
“大家一起分享多么开心!”儿歌《小玉米》中这句朴素的歌词,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现在,我愿意把自己关于分享的经验跟你分享,相信你我都会开心。(引用歌词,引出中心)【提出问题】
首先,我觉得有东西可分享,本身就值得开心。我曾听过这样的话,某人除了钱,穷得什么都没有了。我觉得这种人即使有许多钱,也仍然是一个穷光蛋。因为他不会分享。另外,光有分享的热情没有可分享的资本,也是不好分享的。要把小玉米分享给大家,首先你自己得有足够的玉米才行。小时候家里炒爆米花的时候,我总要把衣兜里装满才出门,为的是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既有分享的意识又有分享资本的人,才能实现分享。(例证,引证,对比论证)
其次,肯分,才会有享。人生在世,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无时无刻不应有尽有。别人没有的时候,得到了你的分,你才能在自己没有的时候,获得共享。只享不分或只分不享,都不能将分享长久继续下去。小时候,我今天给了别人一把爆米花,明天就可能得到一把炒黄豆。单吃爆米花或黄豆,都不如分享两种食品更有意思。因为无论这爆米花还是炒黄豆,都比一个人闷头独享要美味得多。这里面不仅仅有舌头感觉得到的香味,还要心头感受到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互通有无是分享,国家之间的友好交往其实也是分享——互相分享文明成果。说到这里,我们对某国动辄以贸易保护相威胁,也就不必过分担心了,因为分与享是连在一起的。(例证,因果论证)
另外,还有一种分享是没有失去,只有获得的。那就是精神层面的分享。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可拥有两种思想。”的确是这样,不然的话,那些以分享知识为业的人,知识怎么没有变得越来越多呢?这种分享,我在办公室会经常遇到,有时在课堂上也会遇到。我经常在回答了别人一个问题之后感觉自己对此的理解更清晰,更深了。你看,分享思想,这是多么合算的事情啊。(引证,假设论证,例证)【分析问题】
那么,好的思想是怎么来的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只能是在学习中获得的。所以,要使自己有的分享,必须努力学习。站在什么高度,就会有相应高度的分享者。
分家、分神、分心、分崩离析、劳燕分飞……在这些场合,“分”字好像不怎么讨喜,可是一旦跟享凑到了一起,就有了魅力。现在我们在这里分享“分享”,多么开心!【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