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Flotherm进行功率随时间变化的瞬态仿真

​设置正确的功率,是控制仿真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上一篇文章《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测试研究》中,我们了解到电芯的直流内阻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并且在充电和放电以及不同的电流大小时,直流内阻都不一样,意味着实际工作时电芯的功率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前言  

当我们进行稳态仿真时,使用固定的功率,只要功率设定的合理,仿真结果并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当我们需要进行瞬态分析时,我们继续使用固定的功率进行仿真的话,仿真结果可能就会有较大的误差,所以我们需要去减小误差的话,设置正确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一个路径。

当然,瞬态分析时,影响我们仿真的结果较多,包括所有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以及模型的精准度。而提到电芯的比热容又是一个难题,电芯为复合材料,需要得到电芯的比热容一般有两种方法:

(1)采用理论办法,通过对电芯各组分材料(已知比热容)进行质量加权平均,最终完成单个电芯平均比热容的计算;

(2)采用实验和理论的综合办法,在自制绝热设备或加速绝热量热仪中对电芯进行充放电,记录电芯电压、温度、充放电时间等数据,再根据 Newman 等人提出的电池热理论模型,理论计算得到电芯发热功率,最终通过公式Q=c m △T反算得到单个电芯平均比热容;这一方法我们将在后面的文章进行实践。

讲回本文的在flotherm中如何设置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首先我们需要得到电芯在不同电流下的直流内阻注意是直流内阻,根据上一篇文章的测试方案测试可得,规格书上标注的一般为交流内阻,在无法测得直流内阻的情况下,一般认为直流内阻是交流内阻的2-2.5倍)再通过公式Q=I2*R计算出各个时间的功率。

 案例分析 

下面以一个案例进行操作讲解,25℃环境条件,在密闭机箱内放置32个50Ah方形电芯,2.2C放电再1C充电单个循环的过程,并且不使用风扇,需要了解此循环是否会有过温风险,电芯参数如下:

电芯容量50Ah

标称电压3.2V

工作温度充电:0℃~45℃

放电:-20℃~60℃

重量1.5Kg

尺寸L*W*T: 189*115.2*36.5mm

表一:50Ah磷酸铁锂方形电芯参数

1. 搭建简单模型,在一个密闭机箱内放置32个50Ah方形电芯。

图1:结构简易模型

2. 在flotherm中建立一个功耗为1W的Thermal,如图2

图2:功耗设置

3. 创建一个Transient Attribute,此次为2.2C放电再1C充电的过程

图3:创建Transient Attribute

4. 如图4所示设置参数,type选择profile

图4:设置Transient Attribute

5. 点击Click To Edit编辑, time为时间,multiplier为基础功率的乘数,在此步骤中可在Excel表格中计算好功率随时间变化的的数据,再点击import CSV File导入Excel文件(注意保存的Excel文件需要为CSV格式)

图5:参数设置

6. 根据设置好的参数进行计算,查看温度曲线图,可以看到电芯在放电时由于采用2.2C放电,放电电流较大,温度上升明显,而在充电时采用1C充电,温度上升缓慢。

图6:温度曲线图

图7:温度示意图

结论:本案例在环境温度为25 ℃,采用2.2C放电1C充电单个循环的充放电模式,循环结束电芯最高温度49.2℃,高于电芯充电安全温度。

THE END

文章有用就关注“做个热设计”微信公众号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