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

冷硬心肠,视若无睹

十年前,大冬天,放学之后我疲惫地坐在公交车上,手中抱着沉沉的两袋子学习资料,头无力地靠在车窗玻璃上昏昏欲睡。

途中上来了一对母子,母亲很年轻,牵着一个四五岁的懵懂小男孩。

司机开车并不是很稳,那母亲牵着孩子的手稳住身形有些费劲。

我思索了半晌,终于还是抱起我的书站起身给他们让了位。

不曾想年轻母亲刚一坐下便翻脸了,“要让早就可以让了啊,害我们颠簸这么久,真是的……”

我被她说得愣了愣,红着脸,一声不吭,直到下车。在此之后,每次坐车我都会选最后最角落的位置,不管什么人上车都不会去关注,也不需要去让座。


我没钱了,给我打钱

从大学开始就一直尝试着赚钱想要自食其力,写过小说,卖过零食,打过零工,赚的总是杯水车薪。好在省吃俭用,每个月的消费都不高,每次都是母亲不放心地打电话来问钱够不够,要不要给打钱。

工作之后总算是能够自食其力,但也仅仅是自“食”其力而已,我找了份晚上外语培训的兼职试图多赚点钱,却发现晚上没有回家的公交班次。

后来家里给我买了车方便我晚上回家,而我没有出一分钱,起初有些抗拒,后来母亲说,嫁妆嘛总要买的,便犹犹豫豫地接受了。

后来嫁人了,先生是创业做实业的,我便辞了工作打算帮助他。一年过去了,我除了帮他打打毫无技术可言的杂,也就只会对他说一句:“我没钱了,给我打钱吧”。


凌志还行,奔驰更好

前阵子我闺蜜买车,买车之前还特意来询问了我的意见。三十万上下,到底买什么车好。第一次,我想也没想,直接回答她,三十万家里出的话,你自己小金库再添加几万,买奔驰宝马,或者凌志,其他的就别考虑了。

隔了几天,闺蜜又来找我商量。同等价位,凌志的内饰很简朴,凯美瑞内饰很漂亮。到底选哪个好。

我不假思索回道——丰田和雷克萨斯能比吗,它俩不在一个档次啊,选凌志啊。

闺蜜纠结了一段时间,后来还是选了凌志。

在家的时候饭桌上我偶然说起闺蜜选车的事情,我妈笑了笑,揶揄地说,“你现在倒是这么跟你朋友极力建议,当初你自己选车的时候却总把四个轮子的车能开就行挂在嘴边……”

闻言我有些恍惚,初来乍到这个社会的时候,用的是最朴素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甘于平凡默默无闻。当初觉得车嘛,代步而已,四个轮子能开就行。

后来接触的人多了,见的事儿多了,就变了,开始觉得,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个身份的象征,一个阶级的敲门砖,一个人的体面。

现在,车子在我眼里就是一串串金钱数字,是我对车主人身价评估的标准之一。


我做这些,都是为你

以前还是学生的时候最反感老师说——你不好好学跟我有什么关系,我留你背书听写押着你学习是为你好,你以为我愿意吗,我也想早点回家休息,下班之后还留在这里监督你们,我又没有钱拿!搞得好像我欠你的一样!

我以前就觉得,她怎么可以用这么恶劣的态度对待学生!老师不都应该像春天一样,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对每一个同学都很有爱,即使那个同学总是拖拉作业,行为习惯特别不好,那也该耐心地引导因材施教而不是动不动就劈头盖脸训诫!

今天不知怎么的被一个学生气得,这些话突然就从我嘴巴里面冒出来了。我觉得自己要变成以前最讨厌的那种人了。


笑里藏刀,虚情假意

“这就是你儿子吗?真可爱啊。多带出来玩玩啊。拜拜~”我说着这几句话的时候,使劲地将嘴角扬起凑出一抹笑,奈何脸有点僵。

老熟人这一走,我扭过头就开始和店员絮叨,“刚那孩子太皮了,这里摸摸那里动动的,每次来我都怕他碰坏什么东西。”

“你新来的,我跟你说,女客户来的时候一定要夸她,什么又变美了,感觉还是那么年轻,这身衣服穿得真有气质……好话反正不要钱,怎么好听怎么说,咱们家洗车店的女客户都是用嘴皮子哄来的。”

我的洗车店,百分之六七十的女客户,拉拢这些女客户光平时夸夸是不够的,还要多聊天就是瞎掰也得瞎掰熟了,作为“朋友”夏天送“自家种的”西瓜,送“自己周末抓的”小龙虾,有孩子的还能送“朋友卖的”玩具……

朋友是认真的吗?送礼仅仅是想和朋友分享吗?

我告诉你,不是的,我只是唯利是图而已。说着违心的话,做着曾经自己最讨厌的那种虚伪的人。


不够强大的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所以只能,费尽心力地去适应这个世界。哪怕冷漠、哪怕虚伪。

但即便如此,只要你不忘初心,这世界的温暖依然会延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