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名:云海儿
一九八四年的春天,我出生在北方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从小到大没出过远门,家里人也很少与外面什么人联系。我们一家四口,和祖辈的亲人在一起默默生活着。那时候通信基本靠吼,村支部的大喇叭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01
自从姐姐外出读书后,终于开始与外面有了联系。一份份信件由邮递员带到学校里,学生放学时再带给各家各户,姐姐对家的相思就是通过信件传递的。有一次姐姐的一封信过了好久才被送回家,拿来时信已经被拆开,送信来的是村里另一位村民。学生把信送错了,他们也没仔细看就打开了,结果发现信不是写给他家的。好在村子不大,大家都认识,信终于送了回来,那感觉就像被别人扯破了衣裳,内心愤愤地。
02
家里第一部电话是在姐姐外出工作后开始安装的,那时家里经济并不宽裕,每个月座机费10元就是通信费的大开销了,跟村子里乡亲们有事仍是奔走相告,实在着急的才会打电话,姐姐有什么事也是三言两语草草说完。
03
十六七岁,凭借青春年少,凭借第一次的新鲜感,我迈开人生一大步,远走他乡!
那是高中时去远在一百多公里外市里工作的姐姐那里,那时候自己第一次坐长途班车,唯一的联系方式是手中记录的一个呼机号码。那时姐姐没有电话和手机只有个BB机。我自己坐了两三个小时的客车来到陌生的市区,凭借姐说的地址下了车。找个小店打过电话后就杵在路口伸长脖子愣愣地看着来往的公交车,等着姐姐突然从车上下来接我。但等了好久好久。天有些昏暗了,夜幕就要降临,终于姐姐出现了,我们俩拥在一起许久许久。
姐姐按她跟我约的地点早早到了那里,找了好几条街都找不到我,最终她又通过BB机上的电话打回去问明具体地址,原来离我们约的地方还差几条街,亏得有个号码让我们能联系上,现在想想都后怕。
我上大学时与家里联系的桥梁就是打电话,每周必打,也不记得说什么了,为了省电话费都是简单直接尽快说完,但那份思念终将能及时传达。
04
再后来我跟姐姐都远在外地工作,爸爸妈妈终于可以卸下养育重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为了方便与他们联系,每人各自配了一部手机。话费用不了几个钱,但老爸仍然改不了他简朴的作风,接通电话说完就挂,每次被他挂掉电话就像嘴巴被门缝夹了让人难受。不过体会到老爸一直的辛劳,内心也渐渐接纳他这种做法。老妈从小识字不多,简单的老人机她也不太会用,只会接打电话,没事了就拿手机按来按去,每当收到老妈发来的空短信,就知道她又想我们了。
如今智能手机已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基本的接打电话,拍照,视频乃至虚拟情景越来越丰富便捷,一两岁的小朋友都应付自如。年老的父母也不甘落后,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特别是拿着手机与亲人视频的幸福劲儿让人羡慕不已!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通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我们有幸都赶上了浪潮,畅享了荡漾其中的悲欢离合,无论离的多远,游子与家的联系更加方便精准。设备先进了,亲情也要更上一层楼,感恩父母生我养我教育我,感恩改革开放给了我们家更幸福的生活!
一个喜欢通过文字梳理思绪的产品工程师,喜欢佛性生活的宅妈一个。希望通过文字帮助大家活的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