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减法

听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三七法则”:一部手机,70%的功能几乎没用;一间房子,起码70%的空间闲置;家里的东西,有70%是不会用到的;人,70%的时间在疲于奔命,却没空去享受最好的30%……

曾几何时,我们都认为,得到越多越快乐,所以拼命去获取;付出越多越成功,所以玩命努力。可到头来才发现,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莱迪·克洛茨的《减法》中,有这样一句话:少即是多。

当一个人的物欲越少,他获得的人生体验才会更加丰富。

聪明的人,都懂得为生命做减法。

就像林清玄说的:要想得到生命的清欢,就要为生命做减法。

舍弃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抵达生命最有滋味的情境。

把减法请进生命中来,建立减法清单,删除多余物质,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摆脱欲望的束缚。

如此,才能为心灵减负,活出更从容的自己。

有一个故事曾让我感慨许久:

柳宗元笔下有一种小虫子,叫蝜蝂。蝜蝂爬行时,不管看到什么,都抓来背在身上;即使多到背不动,也从没想放弃。最后,它就这样被活活累死。

小虫如此,人生亦是。

给心灵松绑,才能自然惬意地享受当下;减去负累,才能看到别处的海阔天空。

正如《减法》中所说:“对物理空间进行整理,可以让你更接近自己的心理空间。”

把生命调到极简模式,是对自己最好的善待,也是最智慧的活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