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九夜茴的《匆匆那年》,和《致青春》比起来节奏有点缓慢,读的过程中想放弃,好在是睡前读物,不需要多大耐心和隐忍。
最后的情节还是让我跟着哭了好几次,是眼泪不停流的那种。所有人都喜欢爱情的甜,但几乎没有人能承受分别的痛苦,包括旁观者、读者。
作为中年人,几乎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别人青春期的爱情故事还是会让我为之动容,自己生活的苦痛可以不计较。
练瑜伽的半年时间里,情绪变得越来越稳定,几乎不会发脾气,可以从容面对生活的鸡毛蒜皮了。
确实是“不计较”就不生气、不委屈,反之则会不快乐。
晚上练瑜伽的时候前胸后背串着气的疼,丫头跟我聊天,她情绪不好:工作很累,也没人约她玩儿,身体不适的我安抚能力更弱了。
被丫头折磨了一个小时,看着尿酸高还喝酒晚归的队友,我就被激素水平控制了情绪,变得不淡定了。
被自己从生气说到了委屈,发现问题的根源是他不爱我,如果他是发自内心的爱我,就不会有这么多让我不满意的表现了。
现在想想,他是家里的小儿子,被宠大的,不知道心疼任何人,甚至不会爱自己,怎么可能会时刻心里装着我呢?没有礼物、不转账,更没有甜言蜜语,这都是正常的,何必奢求别人来为难自己呀。
哭了一场,他擦了擦地,还没擦厨房和餐厅。这就是我难过一场的收获,真的不值得,还不如我开开心心的自己干。
以后尽可能少做这种傻事,放下计较的心,接纳所有不能改变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不会因为你的一句劝诫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改了命,即便是有也是人家命里注定的,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