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自己的感觉


最近在读孙绍振老师的《名作细读》,这两天看到孙老师解读《故都的秋》一文,才慢慢解出了点味道。

“审美熏陶,就是让情感体验获得解放和自由”

《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所选的景物大都是冷色调或者透露着生命的衰败,以前每一次讲解时自己也并未深思为何如此,直到看了孙老师的解读才明白,郁达夫本身就是在体验这种生命衰败的美感。他用细腻的感触抓住了秋天的美,而这种美是没有生机的,不仅如此,还需要在旅游沧桑感的“一椽破屋”中才可慢慢品到。我们总在欣赏生命的欣欣向荣,却容易忽略欣赏生命的衰败。为什么?因为我们总是以是否实用作为衡量标准,而在“审美领域”,情感只有超越了实用的束缚才能有比较大的自由。所以,“审美熏陶,就是让情感体验获得解放和自由”。

重视自己的感觉

“发现自己的感觉,深化自己的感觉,表达自己的感觉,把感觉独特地词语化,这就是郁达夫告诉我们的为文之道”

以前只是单纯的以为“我手写我心”可这一次我才发现,我手能够写我心的前提是要有感觉。而这种感觉就像是火苗,所谓“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重视这种感觉,然后深化他,琢磨他,最后再思考如何把这种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把抽象的感觉具体化。不仅需要对自己感觉准确的把握,还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功底。所以简单的“我手写我心”其实并不简单。

每一次阅读都能点燃我的思想火花,只是自己偷懒不曾记录。

阅读是修炼人心的事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