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灯塔,本身就是一道道风景,凝聚山川自然的菁华,讲述沧桑岁月的故事。圣劳伦斯,开拓者的航路,观景者的大道,还有莫里斯、佛里昂、古什布格瓦克、布雷顿角高度四个国家公园的陪伴。
美国东部规模大、历史久的几个城市,波士顿、纽约、费城,它们的地理位置有个特点,都沿海分布。加拿大东部的魁北克市、蒙特利尔、多伦多,也类似,只是都沿圣劳伦斯河到安大略湖分布。
所以如此,是大航海时代早期殖民的缘故,必选舟楫便利、通江达海、货贸集散之地,以建通商口岸。
在《新法兰西风情,我自妖娆》中,我们说到,不管“五月花号”(1620年)名气有多大,欧洲对加拿大的开拓(1524年),要早于对美国的殖民(1584年);法国人先来,英国人后到。而且正是从大西洋进入圣劳伦斯湾(Gulf of St. Lawrence),经圣劳伦斯河(St. Lawrence River)逆流而上,深入五大湖地区,再开枝散叶。
单单圣劳伦斯河,从安大略湖到出海口,约1200公里。除了河岸风光,沿途有三个国家公园、三座大城市。向两头延伸,还有更多。
我们这次旅行,重走了这条有开创意义的圣劳伦斯航路,欣赏沿途风光,领略人文风情。
只是内容太过丰富,除本集外,另辟专题游记:
- 《新法兰西风情,我自妖娆》(蒙特利尔、魁北克市游记)
- 《渥太华的典雅与恢宏》
- 《千岛群岛,圣劳伦斯河上的明珠》
(一) 莫里斯国家公园
在我们访问莫里斯国家公园(la Mauricie NP)时,有些惊讶。
它离圣劳伦斯河最近距离50分钟车程,距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市均超过2小时。在加拿大,除了都市区,基本上都森林茂密,鸟兽成群,却人烟稀少。一路走来,去莫里斯的路上,小镇村庄,也稀稀落落。
驶入如此偏僻的公园后,居然有点小堵车,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的样子,颇为热闹。
这点让人费思量。难道有什么惊世骇俗的美景?
其实不然。它既无丛山峻岭,亦无地质奇观,但有大大小小无数个湖泊、浅滩、瀑布,还有一望无垠的茂林修竹,是避暑休闲的胜地。
每逢周末,周边都市里的人们,不惜驱车数小时,也要带上帐篷、滑水板,拖着各式游艇、房车,与家人、亲友,结伴来放飞心情。
玩好莫里斯公园,要诀在于“放得开”。只要不影响他人,不违公序良俗,溪水嬉戏,湖边垂钓,林间野炊,只要你想,随便创意,开心就好。
在喧嚣的大森林里,一股清泉,顺着山谷的岩石,跳跃而下,或急或缓,曲曲折折。
众多游人,不论男女老幼,尽情地在溪流里戏水。浪花飞溅,撞击在岩石上的激越声,与游人的欢笑声,交织回响。我们也学模学样,走入溪水里,融入欢乐的海洋。
(二) 露营
秀丽景色,并非公园独有。只要心旷神怡,便随处都有欢乐。
过了魁北克市,圣劳伦斯河越走越宽广。我们放弃了高速公路,继续选择加拿大顶级景观大道的132号公路。它紧贴着河的东南岸,随形就势,曲折起伏。一边像海一样辽阔,碧蓝通透,天高云淡;一边或是峰峦秀美,或是山崖陡峭,还有风车人家如画,美得令人窒息。
海上日落日出总令人流连。傍晚时分,在一个名叫Parc et Mer(法语意思是“公园与海洋”)的小镇,非常幸运,我们寻到一个露营地,在深入河面数百米的岬角上,只剩下最后一个滨河空位了。极宽广的视野,无论送晚霞还是迎朝阳,都是那么的静谧迷人,美轮美奂。
一对老夫妇与我们比邻而居,魁省本地人,法裔。老太太只讲法语,老爷子能说一些英语。我们一边准备着各自的晚餐,一边随口闲聊着。老俩口和善、热情,尤其老爷子十分健谈。听说我们远道而来,娓娓给我们介绍沿途不可忽略的景点,与独特的风土人情。
还告诉我们,他们几代居住于此,十分喜爱这里的山山水水,只要闲暇,一年倒有大半年的时光,是开着他们的房车,露营在各个景点。
在老爷子血管里流淌的,果然还是法兰西浪漫的血液,听得我们既羡慕他们寄情于大自然的生活方式,更敬仰他们的恩恩爱爱,形影相随。
(三) 灯塔
圣劳伦斯沿岸旅行,不可忽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曾经指引开拓航向的灯塔。
国家公园和灯塔,常是我们旅游线路规划的锚点。与灯塔的邂逅,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灯塔,多伫立的岬角或者峭壁之上,那里必有最宽广的视野,也常伴随着最秀美的风光,凝聚着山川自然的菁华,
作为一个大航海时代的标志,各式各样的造型,绯红雅白的色彩,灯塔本身就是值得赏析的景物。有的还附属个小博物馆,讲述它在沧桑岁月中所经历的故事。
这座通体朱红,穹顶圆柱体的灯塔叫名望角(Pointe-à-la-Renommée) ,建于1906年,看上去并不高大。右侧的那座方形木塔,黑不溜秋的,更加貌不惊人,是名望角的第一座灯塔,建于1860年。它在北美航运史上可是具有里程碑意义,号称“世界上最繁忙的灯塔”(the world's most travelled lighthouse),因为无线电报的先驱马可尼(1909年诺奖得主),1904年在这里设立了北美最早的海事无线电台。这在当时可是最先进的高科技哦,至今依然展陈在那里。
修长、灰白的罗德斯角(Cap-des-Rosiers)灯塔是加拿大最高的灯塔,通高34米。
整个圣劳伦斯航路上到底有多少座灯塔?确实不知道。我们拿到了一份光是魁省在河口的灯塔分布图,密密麻麻,就有近50座。不难想象,当初这条航路有多么的繁忙。
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运输方式的多元化,以及现代导航技术的普及应用,灯塔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有些退出了历史舞台(图中标记为灰色的灯塔),少数转为私人所有(黄色),多数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了今天的旅游景点(红色)。
(四) 佛里昂国家公园
“天尽头”未必存在,“地尽头”肯定有,应该还不少。
加斯佩半岛,因地理独特、风光旖旎,设有佛里昂国家公园(Forillon NP)。
一道宽仅1公里、长逾10公里的岬角,像剑鱼嘴,刺入大海深处,河与海的交汇处,便是魁省的“地尽头”了。标牌上还有句法文“Bout du Monde”,“世界末日”?
悬崖峭壁之上,碧海蓝天,加斯佩灯塔(Cap-Gaspe)显得格外秀美。
灯塔旁,一大片芳草地,几只巨大的刺猬,旁若无人地觅着食,令游客惊喜不已,像明星一样得到追捧,纷纷与它们合影。
草坪上另有个标志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家附近有条阿帕拉契小径(AT),它与太平洋山脊小径(PCT)分别是美国东西部最著名的徒步小径,在世界徒步圈子里赫赫有名,是无数徒步爱好者的梦想,演绎了无数壮举。多数资料介绍,我也一直这么认为,阿帕拉契小径是从缅因州到佐治亚州,全长约3500公里,走完全程要三四个月以上。没想到,这里才是小径真正的北端点,向北延伸了约600公里。
过了佛里昂公园,算是真正进入了同名的圣劳伦斯海湾,海岸的景色同样旖旎。偶遇的农庄、马场、小镇,更增添了许多生活的气息。
山峦环绕的佩尔塞镇,面朝大海,葱翠的森林,五彩的房舍,像世外桃源。
在那里可以欣赏两样神奇的宝贝,北方鲣鸟和佩尔塞巨岩(Percé Rock)。
北方鲣鸟,也叫北方塘鹅(Northern Gannet),北大西洋特有的大型海鸟,身长可达80厘米。通体洁白的羽毛,只头颈部鹅黄晕染,配上翅尖的黑翎,描着松石绿的眼眶,画上几道超酷的唇线,真的很漂亮。像利箭一般从空中俯冲入海捕鱼,才是它的拿手绝活儿,那姿势,帅呆了。
如同海上巨轮般存在的佩尔塞巨岩,独自伫立在海岸边,不知几万年。在岩石的一端,有一个巨大的天然拱洞。魁北克市的缔造者者、探险家、航海家尚普兰首先发现并命名了这尊巨岩,并成为大航海时代的天然坐标点。关于佩尔塞巨岩的传说有很多,今天,它被当作魁省的地质与历史标志。
(五) 古什布格瓦克国家公园
跨过坎贝尔顿桥,便进入了新不伦瑞克省,简称新省,加拿大唯一英法双语均为官方语言的省份,说明它是英裔与法裔混居的省份。
在我们沿海岸旅游的途中,还经过一个国家公园——古什布格瓦克(Kouchibouguac NP)。这么古怪的名字,想必来自土著语,意思是“潮水较长的河”。
公园没有什么奇景,特点是阳光明媚的沙滩与湿地,适合休闲。我们便把它当成了中途歇歇脚的一站,在那里做了个“仲夏夜之梦”。
鹡鸰啾啾,叫醒了晨曦。婉转的木栈走过芦荡,天边的云霓捧出旭日,给海面披上了金色的涟漪。
我以为是最早来到沙滩上的人呢,却见一对情侣已在阳光里依偎……
莫道君行早,东方已晓。
(六) 布雷顿角高地国家公园
从大西洋进入圣劳伦斯湾,见到的第一座灯塔,应该在布雷顿角岛上。它与纽芬兰的雷角(Cape Ray,开普雷)相对,是圣劳伦斯海湾的门户。
那里如今也开辟成了布雷顿角高地国家公园(Breton Cape Highland NP)。
夏日的布雷顿角岛,郁郁葱葱,一路上到处的是风光。我们走走停停,在河岸栈桥边看水母飘逸,在农庄篱笆旁赏繁花绽放,在嶙峋怪石上观惊涛拍岸。
站在布雷顿角高地的峭壁上,向着北方望去,蓝天碧海之外的纽芬兰岛,我们旅行的下个目的地。
¤ 2020年7月16日 于宾州·绿堡
¤ 微信:vanking1001
¤ 电邮:wanjin@sohu.com
《加东漫记》系列:
1、我见过的最美的海
2、北美城市与民居从哪里走来
3、芬迪湾,开了眼界的潮汐和红海
4、从南走到西,走到东,就是找不着北
5、渥太华的典雅与恢宏
6、千岛群岛,圣劳伦斯河上的明珠
7、新西风情,我自妖娆
8、灯塔,重走开拓之路
9、爱德华王子与安妮
10、纽芬兰,去不易,来无悔
11、英法易手的转折点——路易斯堡
12、阿卡迪亚的田园诗
点击进入《万进杂文集》,分享更多……
——写字不易,还遭删帖。您若喜欢,转推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