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先把四班公益跑团的群建起来,会成为最活跃的班级活动载体”
——刘选国, 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2024年9月23日15:13
红院四期跑团自去年 9 月组团以来,脚步从苏州出发,一路延伸至深圳、武汉、贵阳,再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每一段征途都印刻着相聚的热忱。每期集中授课后,团友们回到各自的城市,线上打卡、线下约跑从未间断,每周群里的里程排行热闹非凡,每天你追我赶的劲头让千里之外的彼此始终并肩向前。那些散落在晨光与风雨中的奔跑感悟(周海忠15条,全团之最),恰是这段跨越山海的同行里,最动人的注脚。
一、脚步里的成长辩证法
“关注身心健康!以身促心,倡导精神人道主义”——刘红灿,新华社。
“肖东兄好!田径是一切运动之母”——李小白,2024年9月25日11:14
“是的,我直到最近几年才懂这个道理!”——肖东,2024年9月25日11:14(秒回)
“有大咖的带领下我们也很快领悟跑步的精髓。”王晶,2024年9月25日11:17
“未来人生最有意义的三件事:
1.我很健康
2.我能帮助别人健康
3.我们都在传播健康的路上”——李小白,2024年9月25日11:46。
“是的,凡事第一脚难开,迈开了只有在路上才能摘到方向和目标,跑步感悟人生”这句话来自红院四期跑团团长杨振中,时间定格在2024年9月28日08:53分。
为水覆舟,成冰覆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跑步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每一步都在破解人生的密码。有团友在停跑两日后重启晨跑,虽步伐沉重却咬牙坚持,雨中折返连廊仍心有不甘 —— 这份执着里藏着最朴素的真理:“所谓极限,对别人是挑战,对你不过是日复一日坚持后的水到渠成。” 从 5 公里到 6 公里,从中途喘息到一气呵成,身体的突破从来离不开 “不自我设限” 的信念。
也有伙伴周海忠在西湖畔遇挫:没有塑胶跑道的支撑,膝盖便发出抗议。这让人体悟到 “配套的重要性”—— 就像人生路上,仅凭一腔孤勇远远不够,还需懂得借势借力,为前行的每一步做好铺垫。更有人在与陌生人的无声较量中突破速度极限,印证了 “有目标就有动力,有竞争就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就有奇迹” 的道理,原来潜能的爆发,往往始于一次 “想超过他” 的简单念头。
风雨中的生活启示录
“清晨六点半,与国斌同学在上海外滩苏州河畔,八公里,感谢国斌同学,作为老上海,带着跑了一个特别经典的上海老街区路线,特别棒!”——刘选国。
大自然是最好的导师,跑者在阴晴雨雪中读懂世事。一场大雨让晨跑计划折半,周海忠悟到 “个人能力再强,也需感恩时代与组织提供的平台”;雨后空气清新却湖面泛黄,又让人明白 “鱼与熊掌难以兼得,接纳泥沙俱下才是生活常态”。
那些不期而遇的惊喜更耐人寻味:细雨中奔跑竟有 “初恋约会的温柔”,偶遇佝偻晨练的老奶奶举扇遮阳,方知 “爱美之心无关年长年幼”。正如团友纪森所言:“生活需要一点偶遇与意外,或许更见情致。” 当跑步不再执着于配速与距离,转而拥抱沿途风景 —— 提着伞出发的大爷、雨中撑伞的跑者、绿道旁的杨柳依依,便会发现奔跑本就是与世界温柔相遇的过程。
三、团队里的能量传递链
《晨跑感赋》——孙玄
晨光灼灼似鞭扬,跑道人稀树影长。
曾颂东君滋万物,今嫌赤帝烤千裳。
趋阴岂为怜花怯,避暑翻成躲日狂。
忽悟人情随境改,太阳也有受捐场。
红四军团的奔跑从不是孤军奋战。从苏州到内蒙的相聚里,有人为不错过半马 “预谋已久”,协调出差也要赴约;有人跑完半马时,同伴比自己更激动;毕业联欢跑特意邀请家属,让运动的种子在家庭里生根 —— 这份凝聚力,让 “一个人跑” 变成 “一群人跑”,让坚持有了温度。
每周群里的里程排行硝烟四起,你追我赶中,团队的意义更在于相互照亮。李小白从同伴身上看到 “把热爱变成信仰,从带动身边人到影响社会” 的力量;有人因伙伴的鼓励,将 “出海打鱼” 的哲理融入奔跑:“重要的不是鱼在哪里,而是先出发。” 正如那句感悟:“所有成功都不是一夜成就,而是五年前的坚持与播种。” 当跑团的脚步声从线下聚跑延伸到线上联动,便成了跨越山海的成长交响。
四、奔跑外的公益延伸线
”人啊,垂手可得的往往不是幸福,只有用汗水和坚持才能换来自己真正需要的”——余琳娜2025年6月4日。
对红院人而言,奔跑从来不止于强身健体。“体育的终极意义是锻炼心智,影响他人”,这一信念让跑团的脚步与公益相连。团长振中感悟:“公益是激发内心深处的正向善念,最终促成善行,并传递、传播。要有正反馈,要分析彼此需求并彼此满足,这样才能循环起来。” 就像跑步时的正反馈 —— 你影响他人,他人亦反向滋养你,最终形成能量闭环。
“我带动家里老公、孩子一起跑,计划跑21天坚持为习惯”——贾舒:”一个人温暖一座城,再陌生的城市因为有一帮同学、一帮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人,而变得格外生动!每一个城市都等着大家跑步打卡!“
从 “红四军团家庭大联欢跑” 到 “带着家属感受运动氛围”,跑团将健康的种子播向更广阔的土壤。正如李小白那句誓言:“我们要做三件事:保持健康,帮助别人健康,传播健康的路上永不停歇。” 当奔跑的汗水与公益的热忱相融,每一步都成了照亮他人的光。
“跑了,还感悟了!一群做与健康事业相关的人,首先要保证自己健康,然后再去努力带动身边人健康!”——孟劼。夕阳下的绿道上,跑者的身影被拉长。红院四期跑团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从苏州到内蒙的步履不停,只有线上线下的彼此守望,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思考。他们用脚步证明:奔跑不仅是肌肉与耐力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成长、感恩与传承的修行。当跑鞋踏过泥泞与坦途,那些留在路上的感悟,早已化作比奖牌更珍贵的财富。
“ 收藏—学习—领悟—知行合一,欣赏更优秀的别人,才能成全更美好的自己。开悟中......”——何晓芸。是的,跑起来,期等遇见更好、更健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