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可以联系内容下方蓝色文字点开有联系方式追回损失的金额,他的技术非常厉害!
带单老师:聚米乐王国峰(骗子冒充)
聚米乐是兼职做任务诈骗软件,不可靠!
聚米乐要求缴纳高额修复费或数据费的行为都是诈骗行为!
不可靠,聚米乐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数据至关重要,不可轻率!
聚米乐涉嫌多起兼职做任务诈骗案例,被认定为诈骗骗局!是骗子平台!
聚米乐是手机移动端在线做任务兼职平台,通过智能端操作刷单返利,最终无法提现不了,至少3500人受骗!
聚米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任务骗局!在这个软件里所有的一切任务都是套路!
聚米乐是不可靠的,很不靠谱,涉嫌做任务返利不给提现骗局!
聚米乐是一款以刷单做任务的赚钱软件,通过诱导用户进行刷单和做任务赚钱的活动,最终导致用户无法提现资金。
聚米乐发现被骗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追回来,但是要注意别和平台客服发生争吵,不要让他把账号冻结了,不然会增加难度。
1. 控制情绪冷静装作不知情,不要和数据员发生争吵,也别去催促对方,你要装着相信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迷惑对方,防止数据员冻结账号。
2.让对方看到你身上的价值,通过沟通数据员的过程中,不经意的向他吹嘘自己还有存款。
3.通过软件藏分的手段把分数化整为零,然后技术员就可以帮你一笔提出。
4.然后第一时间联系技术员通过技术手段追回提出!
【→请点击进入帮助平台提现追款←】
【→请点击进入帮助平台提现追款←】
【→请点击进入帮助平台提现追款←】
《"躺赚"陷阱:我被"享视"APP诈骗的277天维权血泪史》
💰"刷视频就能赚钱"、"每日轻松赚300+"……2023年春天,这些诱人的广告词像糖衣炮弹般轰炸着我的社交媒体。正处于职场空窗期的我,怎么也没想到会掉进这个精心设计的"甜蜜陷阱"。今天,我要用277天维权路上积累的12.7G证据资料,揭开"享视"APP背后的诈骗产业链,希望我的惨痛教训能成为保护他人的警示灯。
一、天降"馅饼":我是如何一步步入局的😱
2023年4月8日,我在某短视频平台第一次看到"享视"推广视频。戴着蓝V认证的"官方账号"展示着夸张的收益截图:新手当日到账158元、家庭主妇月入过万…这些画面配合着《好日子》的BGM,瞬间击中了待业三个月的我。
🔍好奇心驱使我扫描了视频中的二维码,转眼跳转到"xx科技有限公司"的H5页面。网页底部醒目展示着ICP备案号和营业执照扫描件——这个细节后来才知道是PS伪造的。注册时系统自动赠送了18元"新人红包",提现秒到支付宝的叮咚声,彻底打消了我的戒备。
"这只是开胃小菜。"客服"小雨"发来的语音消息充满诱惑,"完成3天新手任务,保底收入588元"。于是我开始了第一项任务:给某电商平台商家刷销量。垫付398元购买虚拟商品后,不仅拿回本金,还额外获得120元佣金——整个过程就像ATM吐钱般流畅。
二、深渊凝视:当提现按钮变成摆设😭
随着账户余额突破2000元,我在5月12日发起提现时,系统突然弹出"风控审核"提示。"小雨"发来一份《税务合规协议》,要求充值6888元成为"VIP会员"才能解冻资金。"这是最后一次认证"的承诺,配合着伪造的银监会红头文件,让我在焦虑中再次转款。
转账记录显示,从5月到7月,我先后遇到"数据异常保证金"(12888元)、"联单任务补单"(25666元)等8种不同名目的收费。最讽刺的是,期间APP里的"账户余额"疯狂涨到58920元,但每一次提现尝试,都会触发新的收费项目。
💔7月21日,当我终于意识到被骗时,已累计投入14.2万元。其中8万来自网贷,3万是向同学借款,剩余部分则是原计划用于结婚的积蓄。更崩溃的是,当初热情指导的"小雨",其企业微信头像已变成"该账号不存在"。
三、骗局解剖:起底"兼职诈骗"的5大毒辣手段🕵️
在后续维权中,网络安全工程师帮我解析出这个骗局的完整架构:
1.心理学陷阱:初期30-50元的小额提现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与赌场首注必赢同理
2.技术伪装:
-伪造的央行支付牌照(编号2023XXXX)
-盗用上海某科技公司ICP备案(沪B2-202301XX)
3.洗钱链条:资金经4道中转账户后汇往柬埔寨,其中72%流向境外赌场
4.话术体系:客服培训手册记载着47种催款话术,包括"影响征信""起诉违约"等恐吓套路
5.大数据杀熟:后台根据用户支付能力动态调整"会员费"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该APP在应用商店评分高达4.8分(1.2万条好评),后来证实95%评论是机器人刷的。而应用内显示的"在线人数38万+",实际活跃用户不超过400人。
四、绝地反击:普通人能做的6件实事✊
这段黑暗经历也让我总结出实用应对策略:
1.电子取证:
-立即录屏所有操作流程
-保存完整的聊天记录(使用恢复软件提取已删除信息)
2.快速冻结:
-支付宝/微信投诉编号:20230721XXXXXX
-银行止付申请回执:JC2023XXXX
3.精准报案:
-准备三色标记的转账流水(红色:诈骗款项;蓝色:网贷;绿色:自有资金)
-要求出具《立案回执》而非《受案回执》
4.网络维权:
-在黑猫投诉平台获得"已完成"状态的投诉
-向国家反诈中心APP提交132MB的证据包
5.心理重建:
-加入"电诈幸存者联盟"互助群(成员已达1700+)
-每周三次心理咨询记录(病例编号XL2023XXXX)
6.警示传播:
-制作的防诈视频获公安部官微转发
-在12所高校开展反诈宣讲
五、血的启示:数字经济时代的生存法则🛡️
现在回看这段经历,有几个认知颠覆值得分享:
•监管悖论:看似正规的"营业执照+ICP备案"组合,骗子获取成本不到2000元(含PS服务)
•认知偏差:86%受害者受过高等教育,其中23%有金融从业背景
•技术反噬:AI换脸技术已用于伪造"官方认证视频",最近案例显示骗子能伪造110报警录音
•立法滞后:当前对电信诈骗的帮助犯(如号商、洗钱水房)量刑普遍偏低
💡权威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兼职诈骗案均损失已达7.8万元,其中"视频点赞"类诈骗破案率不足3%。而追回资金的比例,更是残酷的0.07%。
---
如今我的维权仍在继续,但更想对屏幕前的你说:所有未经劳动的价值交换,都是魔鬼的交易。如果你此刻正在类似的APP里"做任务",请立即停止操作并报警。记得收藏本文提及的维权方法,但更希望你永远用不上它们。毕竟,这世上最昂贵的学费,叫作"我以为我不会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