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6 @国家大剧院
感受篇:
【为谭盾】2006年从张靓颖主唱电影《夜宴》主题曲《我用所有报答爱》那回认识了“谭盾”这一名字,谱曲与演绎相当契合,于是引起了对“作曲者”的关注;2014年谭盾上了综艺节目《天天向上》后,我才知道他不是“作曲者”,而是“作曲家”,写过交响曲(当时才知道原来当代的中国还是有交响曲的,哈哈,大乡里),而且享负盛名。一周前,当得知谭盾在北京和中央民族乐团演出,我就马上买票!作为一个伪粉丝,能够近距离接触,看到他的现场风姿,聆听他的讲述,真是莫大的荣幸!
【为民族乐器】基于从小接触的是西洋乐器,两年前隔壁邻居家入手了一个古筝,每天晚上把我折腾得几乎窒息,导致我对民族乐器一直不带感,巴特!今晚对民族乐器有了新的认识,从各种乐器的音色配合度上来说,非常和谐,而且演奏充满了画面感(首先得是好的曲目),表现力很强,其中和大提琴协奏的《卧虎藏龙》电影音乐更是打破了中西文化的隔阂。
--------------此处应有分割线--------------
下面是一些出现在演奏会的乐器资料搜集:
1、吹管乐器:唢呐 、笛子、笙、
2、弹拨乐器:古琴、筝、琵琶、中阮、大阮、箜篌、柳琴、扬琴、
3、打击乐器:鼓……(其他叫不出)
4、拉弦乐器:中胡、高胡、二胡、革胡、大提琴、贝司
最喜欢的是琵琶,因为艺术家们演奏过程中律动的手指很美,快速的轮指很引人注目,声音是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最感兴趣是柳琴,柳琴是土琵琶的一种,声音更细,音色更高,外形更小巧。
阮的琴面像是一个笑脸,一般作为中声部出现在乐团里。
演出曲目赏析记录:
1、《英雄》,创作于2007年,据谭盾老师介绍,是基于国学“金声玉振”的启发下,融合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创作而成,而且是通过互联网与乐团排练。节奏轻快,琵琶在里面作为主旋律的,跳跃感丰满!
2、《天影》,该作品创作于1984年,是谭盾老师读大学期间的创作,为了表达宇宙中的细微情怀,作品分为“序、破、急”,起承转合,主旋律以高胡,二胡等拉弦乐器为主,给我一种宇宙点点滴滴的星辰在身边萦绕的感觉。
3、《火祭》,这首作品是谭盾老师根据电影《南京1937》的配乐重新编写创作的中国民族拉弦乐器协奏曲, 先说表现形式,乐队人员则分别坐在舞台上和站在楼上观众座席间进行演奏,灵感来自于敦煌的乐队“坐部伎”和“立部伎”;同时除了民族乐器还加了小提琴的独奏,以及人声、翻乐谱声的呼应,形成一种强烈的丰富的音色效果,以此表达对战争灾难的祭奠和对和平的祈祷。
4、《卧虎藏龙》,谭盾老师现场解说是运用了国乐的哲学美学去创作交响曲,全曲一个分为六个乐章,电影画面感立即浮现, 加入了大提琴的独奏,融合中西乐器之美。
5、《风与鸟》,这是邀请现场观众一起感受互动的交响乐,鸟是天和人的翻译,旨在表达当代人(智能手机)与自然之间隐藏着的文化现象。谭盾老师说,生活是艺术,艺术是生活,我们应该好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