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念小学。
我大学念的理科,相对来说数理方面是我学生时代的强项。
和朋友们交流的时候我常常会有一个疑惑,大家对数学学习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为啥都以学会算术为荣,把计算能力当成数学能力?
辅导数学的时候常常会说这样的话:
哎呀,你怎么又粗心了?
三五多少?五五多少?四七多少?Orz...
赶快把这个《xx天天练》做了,多做题就会了。
怎么回事?这种题给你讲了多少遍了,怎么还不会?(拍桌子!)
数学真的不只是计算,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通过抽象简化,用数学工具描述客观世界的一个方法。
好吧,这样说挺苍白无力,对听众太不友好了。
对大人尚且如此,面对孩子,怎么让他理解,数学是什么?
直到我看到孙路弘的书——《妈妈教的数学》。果然开卷有益,大佬就是大佬,将我觉得很难描述的概念说的深入浅出,大家能听懂。
比如,如何加深孩子对题目的理解?
比如,怎么知道孩子对概念懂不懂?
比如,2倍数乘法。格子乘法。简直是脑洞大开的有趣新世界。(虽然有点难)
对我最有启发的是提升兴趣和翻转式学习这一方面。
通过活动、游戏、互动来自然而然的引导学员进入到教学场景中,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索来获取知识,是非常高效的一种教学方式。
通常我们期待把孩子送到这样的机构中学习,而忽视了我们在家里对孩子进行一对一辅导的时候(想不辅导也不行的,ರ_ರ 心塞),也可以尝试使用这样的方法。
如何做呢?需要注意什么呢?
回想一下:
孩子预习数学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
孩子拿了一张数学试卷回来订正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
孩子写作业碰到不会的题目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
如果你也只是把书上的例题帮他讲一遍、把他错了的题帮他讲一遍、把他不会的题帮他讲一遍,讲两遍,讲三遍,讲到父母抓狂,孩子迷茫,请来读一读孙路弘这一本《妈妈教的数学》。
孩子不懂的时候,我们做的最多的应该是让他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让他去讲述自己的理解,而我们只是去倾听、反馈他的理解,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真是和效能沟通蜜汁契合。
一位朋友抱怨读初中的女儿学数学少根筋,很努力但就是学不好,非常的困扰。读了这本书之后和我反馈,现在能开始理解女儿学习数学的状态了,自己没有那么焦虑,也给了女儿更大的空间去理解数学,感觉孩子对学习数学的信心增强了。
另一位宝妈给我发来了贺电。
“三年级的时候,小宝已经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大量的反复练习,老师的责骂,让小宝苦不堪言。”
“我开始读《妈妈教的数学》和《爸爸教的数学》很受启发,我深深感受到,我对小宝小时候的数学启蒙真的很少,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也很少,他对数学的兴趣真的少之又少。”
“于是,在学习每个章节之前,我会稍微想想,有什么可以让他觉得有趣的。举个例子,当学到升和毫升的时候,预习前,我们就用很多个杯子,很多个桶,在不断的倒水,测量。”
“大概花了1个小时,但是,那个时候,小宝的眼睛是亮的。”
愿我们都不再误解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