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索计算机技术原理的兴趣,7月29日,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梦启五班开展编程课程。该课程由李盈颖老师讲授,梦启五班全体同学参与。
课堂伊始,一张“按照食谱做饭”的图片引发热烈讨论。“如果厨师是机器人,那么它需要哪些指令才能完成做饭这一行为?”李老师的提问瞬间点燃学生们的思维火花,同学们议论纷纷。接着,李老师顺势引入图灵模型,她指出图灵模型的三个核心要素,并用做饭的流程来进行比喻,无限长的纸带如同厨房,读写笔恰似厨师,而规则表则好比食谱,抽象的理论瞬间变得通俗易懂。“图灵模型的发现至少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前三到五年结束。”李老师如是说。随后,李老师讲解本次课程的第二个模型——冯诺依曼模型,李老师运用计算器、键盘、抽屉等来描述计算机的五个核心部件,它们分别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以及输出设备。此外,李老师还将计算机中的总线比作第“六”大部件,讲述它是连接所有核心部件的“高速信息公路”。最后,李老师引导学生将图灵模型以及冯诺依曼模型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例如,运用“图灵纸带法”,将学习任务写成长清单,每完成一步便移动箭头,进行下一步操作。
本次编程课程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化抽象的计算模型为生活中的常见物体,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激发了他们对计算机科学的探索欲,为后续接触编程知识、理解计算机技术逻辑埋下探索的种子。
作者:李雯
摄影:羌西雨
一审:李双
二审:马成成
三审:周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