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希望 点亮未来——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的呼唤

一直,想为家乡的孩子们代言,为他们做点什么或写点什么,哪怕只是写一段话或是做一件事。今天,借助简书平台,终于提笔了。

我们的地标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贫困山区县——岳西县。这里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不通铁路的县。全县有20多个乡镇,我们的所在地是菖蒲镇的毛畈村,一个地处岳西西南边陲的偏远村落。全村1400多人口中,常住人口约600人左右。全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务工性收入。在岳西县是典型的“老人村”和“留守儿童”较多的村落之一。作为一个中年人,老人和孩子,一直都是我所担忧和牵挂的群体。这个群体,也一直都是我自2014年回乡以后,所服务和关注的群体之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的工作是一名小学代课教师。中共党员,八零后人,大专学历。回家之前做过几年销售和车间管理工作,2014年年底回乡发展。现在,我每个月工资性收入为1200元,且放假期间(寒暑假)不享受工资待遇。平时除了在学校教书,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之外。下课后我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就是放学后,为家乡的孩子们,做作业和心理方面的辅导和矫正工作。因为单亲和留守的孩子比较多,我基本上每天工作的时长是12小时以上。从早上7点从家里出发去学校,到晚上7点钟左右再回家。这中间12小时的时间,是我陪伴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时间。每天如此,雷打不动。有时候,逢大型节假日和临近考试,工作时间则更长一些。我快乐着这充实的生活,也曾经为能为家乡孩子们成长出一份力,而骄傲和自豪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是,也一直都有一个小小的心愿未能如愿,可以说它是让我夜不能寐的问题之一吧。那就是将我的小辅导班逐渐公益化,让它大一点,再大一点,以容纳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庭。这个梦,从我2016年年初创办“星火”辅导班开始,做了4年辅导工作,也一直搁浅了4年。到现在,依然是我一个人坚守着这个阵地。虽然,我所期待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将辅导班取名为“星火”。但是这火,至今依然没有达到我所期待的“燎原”之势。目前,我的辅导班每学期也只能容纳16个孩子接受作业和心里辅导。且条件非常简陋,藏书也不多,设备更不齐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当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和求知若渴的目光。无数个夜晚我彻夜不眠。如何将孩子们从困境中救出,帮助他们飞出大山,将来更好的服务并回报家乡和社会?这是我一直思索并困扰着我的难题。经过这四年的努力和实践,我深知,仅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们要更加出彩,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帮助。

孩子们正一天天进步,也一天天长大。我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仿佛所有的累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可是,转眼间,2019年只剩最后二十几天时间了。面对崭新的2020年,可我对孩子们的承诺,却还没有着落。我说过,要让更多孩子的小伙伴们,可以享受到免费或部分免费的辅导服务。可是我自己却被当前的生活重担压的喘不过气来。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想,我应该再付出点行动,为他们做点什么,哪怕请求外力的援助或是遭受别人的非议和嘲笑也无所谓。我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虽然,也遇到过不讲道德和诚信的人,但我依然心怀期许,并祈祷真的能“喜从天降”。

思索良久,我还是决定写下上面的文字。算是求助也好,算是请求也罢。如果您有实力,且愿意助推农村孩子们成长的话,欢迎您在我文章下面留言,按照文章后面的地址捐赠您读过的书或写过的本子。当然,如果你能捐助一些课桌或文具,我们也是需要的。如果您能为孩子们提供智力开发方面的书籍和音响制品或心理健康矫正等方面的书籍,我们将不甚感激。因为,这正是我们所紧缺的资源。

好人有好报,相信您的善举,将挽救一个个家庭并让未来社会充满生机和阳光。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名族之希望,未来社会发展之脊梁。您的善举虽不能载入史册,但足以影响一个农村孩子的成长和一个农村家庭的兴衰。所以,请您毫不吝啬地伸出您的发财手,为我们山区的孩子们奉献爱心,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吧。

书籍邮寄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  收件单位 :星火辅导班  收  邮编:246680,收件人联系电话 :18455680678(王老师)

我们保证,将所有物资用于毛畈星火辅导班所有贫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上。藉此,我也代表毛畈星火辅导班全体师生,谢谢您的善举和爱心!并提前祝您2020年中:工作顺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容易感动,也容易满足, 没有脑子,不长记性, 看着挺聪明,其实很傻; 一路走来,我不优秀, 但我善良;认定的东西...
    海海_5fee阅读 192评论 0 3
  • 她时不时张望周围,还不停低下头看看手机,看起来是在焦灼的等待着什么。 过了不久,她接到一电话,口型对着手机的通话口...
    书评馆阅读 359评论 0 9
  • 几个月前,我从南京回镇江的住地。二号线马群下地铁后,便转乘回家的楼巴。 楼巴站上依旧队排到老长。抱着一丝希望,我排...
    湖畔风声阅读 2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