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路上

昨天我加班,回来的时候,儿子已经去他伯父家了。要知道,如果我在家的话,我是不让去的,或者是必须得先做完作业再去。

老公说他作业都做完了。那没有关系。

儿子一直玩到晚上八点才回来,一进家门,他就飞快地跑来我房间找我。我随口问了句作业写完了吗?他说还有个作业在爸爸车上,本来打算在伯伯家写的,下车的时候忘记拿了。

他说这句话的前一秒,我还拉着他的小手,觉得一天不见他都好想念,看他哪儿都觉得好喜欢;后一秒我立刻暴跳如雷,开启骂骂咧咧模式:好了,你以后哪儿也别想去了,就你这样的人只适合待在家里。赶紧去给你爸打电话,看他的车钥匙在哪里,把作业拿来,今天不写完不准睡觉。

他去客厅打电话了,隐约间听到他爸在电话那头也骂骂咧咧。

他爸还要一会儿回来,我让他去客厅先学英语。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他爸回来了,我听到他在大声说:你又是这样,我告诉你,以后别跟我说去哪里玩了!

明明跟我说差不多的话,用差不多的语气,可我咋就听了不舒服呢?

过一会儿,他爷爷开始很严厉地说:你先去洗澡,洗完澡再来学。

我忍不了了,走了出去说:先学完再去洗。于是儿子又打开平板。他爷爷又让他先去洗。我有点恼:听我的,先学再洗。

这一次,他爷爷声音小了:那听你妈妈的,先学完再去洗吧。

那句“听我的”说出口后,我就后悔了。我的本意是想结束这种好像谁都有理来说我儿子一顿的乱糟糟场面,我也希望家里面在教育孩子方面能够统一意见,他爷爷说的“先洗澡再学英语”跟我要求的不一样,我只想坚持我的原则。

但是我的出现,我的发声,其实让情况更糟,儿子的头顶上出现各种声音,他会不会感觉更混乱?

而更不妙的是,我那句“听我的”狠狠地下了他爷爷的面子,儿子看在眼里,以后我不在家,他会不会更不听爷爷的话了?

在我说完这句话后,老公从厨房走过来,看着我,什么也不说。我知道,他生气了。

儿子去洗澡后,我继续在电脑上写东西,老公洗完澡,把手机一扔,就扔在了我的书桌上。我一动不动,等着他开始“发飙”。

过了一会儿,他严肃的声音在我背后想起:你以后讲话要给爸爸一点面子。你知道吗?儿子今天是骗爸爸说作业没有做。

就这两句。

我挺想辩驳的:那爸爸也没有给我面子呀,我这样说了他还是硬要反驳。什么叫做儿子骗呀,他说什么你们就信什么?然后这么晚了发现他没有完成,就开始骂骂咧咧。问题是他当时说的时候,你们去检查一下呀,但凡检查了,还有骗这一说法吗?他不就是知道你们不会去检查,才“骗”你们。还不是因为你们懒,不愿意花点心思。

但我一句话也没有说,我确实冲动了,我也确实没有给爸爸一点儿面子,这样的后果就是:儿子会越来越不听爸爸的。

孩子越大,面对的教养问题也越难,家里大人之间的矛盾也越多。我会着急,会做错,但也会反思,也会改进,总体上还是成螺旋状上升吧。

其实我还算是个平和的人,但是为什么老公一旦像我那样批评儿子,我就会烦躁。以前,我会认为,老公近一年才正是回到家里,跟儿子的感情不够深厚,需要培养,他只需要好好跟儿子说话,剩下的骂人、教育我来就行。他做好人、我做坏人。所以,他一骂人我就担心,然后烦躁。

后来,我觉得儿子有什么问题,不要两个人一起骂,一个人骂,另一个人要给台阶。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话,如果我给台阶,他会觉得我惯着孩子;如果我骂,他就会给我一种“同仇敌忾”的感觉,可孩子犯的又不是什么大错。所以,我也烦。

可就在昨天,我突然意识到,我真正烦他骂孩子(以及爷爷骂孩子)的原因了:是他们骂完了就骂完了,然后该干嘛干嘛。

他们只是在发泄情绪,发泄那种“孩子不听我话”、“孩子给我惹麻烦”的情绪,发泄完以后,他们没有想过怎么去解决问题。比如说:孩子说作业没做完。那么批评完后,应该就去解决“没有做”的问题,要求或陪孩子去,直到做完为止。

可他们呢?骂完了,自己就去看手机了。留下被骂的娃和没写的作业交给我。我得一边继续批评他却又要时刻关注他情绪,该安抚又要安抚,还要看着他把作业全做完。

育儿的路上,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盼望老公回来跟我一起携手共进;可是人多了,意见多了,要协调好又是我们该好好上的一课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