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清单-《价值:我对投资的思考》张磊

《价值:我对投资的思考》张磊
285个笔记 点评
2023/4/28 认为一般

引言

在长期主义之路上,
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
做时间的朋友。

自序 这是一条长期主义之路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变化可能是唯一永恒的主题。我时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在这样的世界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作为一名投资人,究竟怎样才能找到穿越周期和迷雾的指南针?作为一名创业者,究竟怎样才能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

就是“长期主义”——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中,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遵循第一性原理,永远探求真理。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从事任何工作和事业,只要着眼于长远,躬耕于价值,就一定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找到迎接挑战的端绪。

真正的投资,有且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是否在创造真正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否有益于社会的整体繁荣。

长期主义的眼光始终令我敬仰。我尤其需要感谢与我们拥有同样价值观、矢志不渝地创造价值的创业者、企业家和科学家,与他们共同创造价值,是人生最快意的事情。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价值投资人,时间、精力、追求和信念,这无数种选择,都是对自己人生的投资。价值创造无关高下,康庄大道尽是通途。以赤子之心,不被嘈杂浇铸;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希望在坚持长期主义的旅途中,与你们同行,做时间的朋友。

第一部分 寻找价值的历程

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才是深藏于内心并真正属于自己的“三把火”。

我带着孩子们滑雪,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经受寒冷、控制平衡、历练心志。每个人都会受到自己儿时的影响,我也不例外,儿时的热爱、难得的际遇、坚定的选择,塑造了现在的我。

我的知识大树
从事投资多年以后,我深刻意识到,投资所需要的知识是无止境的。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是塑造投资能力的起点,而这与我的儿时际遇不无关系。

独立思考

虽然不喜欢学校里的功课,但我从小就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那时我觉得,别人能告诉我的,书里可能都有;但书里有的,别人未必知道。我从书中看到的世界,要比四处闲逛看到的大得多。

人们正在那里决定着自己的和别人的命运,我却在这儿牧马。怎么能这样呢?应该逃走,不然我就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记得在上学时,我受文化课上天天背诵的“三个有利于”启发,总结出自己的“三把火”理论,即凡是能被火烧掉的东西都不重要,比如金钱、房子或者其他物质财富,而无法烧掉的东西才重要,总结起来有三样,那就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这也是深藏于内心并真正属于自己的“三把火”。求知、思考和实践最能让人保持一颗“少年心”。

人生第一次“操盘

第一次接触投资是在大学,当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财政金融系(现在是财政金融学院)读国际金融专业。那时金融专业远不像现在这样家喻户晓,我在报考时完全搞不清楚在国际金融专业究竟能够学到什么,只听说这个专业录取分数高,还有外教教授外语。于是和大多数高考生一样,哪个专业分数高我就报了哪个。

商业中的洞见不仅来源于前人的总结,更有效的是一手调研,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挖掘积累,发现一手的市场规律。凭借这种表,人们可以获得不菲的上市溢价,这种轻松的赚钱方法刺激着那个年代许多人的神经。抽签表8月9日正式发售,7日晚上人们就开始排队。在人挤人的广场上,每个人都做着相同的发财梦,但发财以后的梦却各有各的不同。这场震惊中国的“8·10”事件(1)使得“股票”“股市”这些概念自此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但事实上,人们离真正理解它还差得很远。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真正产生,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在1990年底和1991年7月成立,全国各地涌现了五花八门的炒股热潮。当时流行一句话:“专家不如炒家,炒家不如坐在家。”专家还会看一看市盈率等指标,不会盲目追涨,但一些专门的“炒家”就管不了那么多,他们精于投机冒险,把股价推高后出手。更有意思的是一些深圳渔民,他们不看盘、不研究股票,股票压在箱子里不去问,也不去“炒”,最后一看股价还挺高,结果就卖在了最高点。

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帮你喜欢的、真正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

那个时候,理想主义和启蒙精神构筑了年轻人的内心世界,而人大最有特色的正是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我天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这决定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观察他人的角度。踌躇慨既往,满志盼将来。人生所有的际遇和挑战,可能都会帮助人们走向大江大海。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读书、思考、实践,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使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追求事业和梦想,必须对自己有所承诺,着眼于长远,全神贯注并全力以赴。在不同的际遇中,学习所有能学习到的最高标准,从而获得理解与洞察的能力,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长期主义。

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是塑造投资能力的起点。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寻得洞见,不仅需要掌握金融理论和商业规律,还要全面回顾历史的曲折演进,通晓时事的来龙去脉,更要洞悉人们的内心诉求。

拥有极高的道德标准

把受托义务置于首位

如果说少年读书是对通识修养的启蒙,大学实践是对社会认知的启蒙,那么求学耶鲁则是对我专业投资生涯的启蒙。

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想法,比正确的答案更加重要。

我事后总结,求职可能不仅仅是为了找到工作,更是为了找到真正的自我,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尽管没有能够走上许多MBA学生典型的职业道路,但我依然坚持我所相信的,探究我所好奇的,因为好玩的故事都来自有挑战的生活。

尽管投资人没有要求归还投资款,我们仍然坚持“这些钱一定要还”。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感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很长,不能做任何对帮助过你的人有损害的事情,否则那可能会困扰你的一生。

珍贵的耶鲁投资办公室实习机会。与大卫·史文森的初次相见是在课堂上,但近距离的会面却是在耶鲁投资办公室的面试室。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略显严肃的人,面对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没有丝毫惊讶之情。他问了我许多关于投资的问题,当我对多数问题诚实地回答“我不知道”时,他反而有些惊讶于我的坦诚。可能正因如此,我获得了这份弥足珍贵的实习机会,因为在他看来,诚实格外重要。

耶鲁投资办公室向来以严谨和专业著称,在这里,工作人员不仅面临智力上的挑战,更需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所有工作人员互相尊重和认可,为共同的长远目标而努力。

金融不仅包括资金供求配置(包括时间配置和空间配置)、风险管理、支付清算、发现与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够真正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做有良知的人,而不是服务于赚钱

对于像耶鲁捐赠基金这样大型的、具有特定目标和责任的基金来说,关键不在于一时的得失成败,而在于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这是对机构投资者的重要启示。在耶鲁大学的求学和工作经历,让我看到了常青基金(Evergreen Fund)的实践指南。至此,我开始思考,如何建立一家真正践行长期投资理念、穿越周期、不唯阶段、创造价值的投资机构。建立一家这样的投资机构,成了我的夙愿。

投资的目标是盈利还是实现某种社会理想,其间的平衡必须把握。
· 方法和策略能够战胜市场,但对长期主义的信仰却能够赢得未来。

我们是创业者,恰巧是投资人。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一直在创业,其实我倒没想到自己非要创业成功不可,只是觉得一定要做点事,做点有意义的事。归根到底,可能是“爱折腾,不满足现状,爱挑战自己”的性格特质帮我做出了选择,心潮澎湃不如说干就干。

“海归”们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他们不仅仅是知识、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传承者,还结合对中国实际的理解,将成熟的现代风险投资理念和资本市场运作引进中国。

对于投资人而言,理解所处时代的商业演进甚至商业史,是开展投资研究的第一步。在真正创办高瓴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中国的商业发展历程。在中国的商业史中,有许多伟大的制度变革、许多崭新的思潮观念、许多传统或者非传统的商业模式,其中的互联网商业史尤其令人激情澎湃。
神奇的1

从早期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家门户网站叱咤江湖,到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依靠搜索、电商和社交三种商业模式各掀潮头,中国互联网江湖初定,但时代潮流滚滚向前,技术创新仍在继续。

一旦善于理解变化,投资人将极大拓展其可理解的范畴

与靠谱的人做有意思的事,是我一直以来非常享受工作的原因之一。

现在,这位朋友的妻子,一个当时从没做过投资的女生,从做我的秘书干起,先后做过投研、风控、财务、基金运营等各个岗位,一路成长为高瓴的合伙人。

当时选择创业伙伴,我确立了三条标准:第一是人品好,第二是爱学习,第三是能吃苦。我们几个创业伙伴还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从来都不知道怎么赚钱,但擅长学习;第二,从来都不觉得有什么东西是学不会的,在学习上非常愿意花时间,不断吐故纳新;第三,在实践中学习,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第四,热衷于开诚布公地分享,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意见,不去争论谁是对的,而是去争论什么是对的;第五,酷爱读书,遇到一本好书便彼此分享读书心得,举办围炉夜话和读书沙龙。

规模已达几百人了,我们还是觉得自己是一家创业公司,从最初发现价值,到之后增加价值,现在则创造价值。“我们是创业者,恰巧是投资人。”

尝试可能只是意气,但坚持却是勇气。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通过增加出口、引进外资和技术,迅速融入国际贸易和产业分工;扩大开放力度,以开放促改革,通过市场化竞争,加速促进国内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转型升级,实现结构性调整。

西方投资人经常说这样的一句话:在过去的100年里,是乐观主义者带领着美国的股市走到了今天。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悲观主义者可能猜对了当下,但乐观主义者却能够赢得未来。
我们是幸运的,或许正是源于长期乐观主义,2005年7月,在借来的局促的办公室里,我们接待了耶鲁捐赠基金投资团队。

有些事情不能做,从一开始就不做。有些钱不能要,如果出资人不理解我们的坚持,我们从一开始就无法与之磨合。

面对外界的环境,选择适应环境的方式成为影响未来的关键所在。正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在短期与长期、风险与收益、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之间,我们修炼自身的内核,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一个商业机会,不应看它过去的收入、利润,也不能简单看它今天或明天的收入、利润,这些纸面数字很重要,但并不代表全部。真正值得关注的核心是,它解决了什么问题,有没有给社会、消费者提升效率、创造价值。只要是为社会疯狂创造价值的企业,它的收入、利润早晚会兑现,社会最终会给予它长远的奖励。

在冬季里活着的树木必然有坚硬的角质层,在寒冷中过冬的动物必然有厚厚的皮毛,我们从不相信运气,因为无论是概率验算还是神灵保佑,似乎都不管用,我们相信的是长期理性,理性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信心比黄金重要

我们相信,每一次重大危机都是一次难得的际遇和机会,尤其需要珍惜。危机既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压力测试,让我们看清到底谁在“裸泳”;又是一面镜子,足以“正衣冠,端品行”。

真正穿越周期的投资机构,往往做到了既看到眼下,时刻做好打算,又目光长远,不为一时一地而自乱阵脚。这种理念需要不断地强化,要印刻在基因里。

而这其中,价值投资作为一种可以穿越周期、穿越迷雾的力量,成为高瓴基因表达的核心所在。

做,就做常青基金

做时间的朋友

思考原因的原因,推导结果的结果,而不是用简单的线性思维思考。在无关处寻找有关,在有关处探求洞见,在洞见后构建方案。

要坚持做提供解决方案的资本,参与到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我们未必能帮助创业者走得最快,但我们希望能够与创业者一起走得更远。这样的基因决定了价值投资机构可以穿越周期、忽略“天气”、不唯阶段、不拘泥于形式,在全球、全产业、全生命周期里创造价值,这条路可以一直走下去,效率也会更高。

只要是为社会疯狂创造价值的企业,它的收入、利润早晚会兑现,社会最终会给予它长远的奖励。

第二部分 价值投资的哲学与修养

时间是好生意与好创业者的朋友。
在我的书架上,有一套书最为醒目,我总会在不经意间打开翻看,那就是由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与戴维·多德(David Dodd)在1934年共同写下的《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这部巨著被誉为“投资者的圣经”,书中的投资思想也被称为“价值投资的路线图”。这部历久弥新的经典著作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使得价值投资和基本面分析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自此,无数投资者都在相信或质疑、亲近或远离中解构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需要既能从质的方面,又能从量的方面找到根据,但相反的是,许多人在遇到无法理解和无从应对的事情时,寄希望于瞬间的直觉或者玄妙的悟性。这就好比在最后的时刻又把胜负手交给了运气,或者是执迷于零和游戏,在市场的复杂多变中你争我夺。

零售即服务,内容即商品,所见即所得。

我们还去美国研究过以自有食品品牌闻名的乔氏连锁超市(Trader Joe's),去土耳其研究过连锁超市BIM,去波兰研究过当地的零售业态,力求从每一个商业物种及其所在环境中挖掘出某些圆融自洽的逻辑。当我们看完美国和欧洲国家的零售店以后,再看日本的零售业态,发现它形成了另外一种生态环境,这是和日本的社会发展相互匹配的。
在1975年前后,日本有近80%的人都是中产阶级。整个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需求同质化、消费同质化和生活同质化是当时日本社会的基本写照。当时日本的零售业态是百货、连锁超市和折扣店。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陷入经济低迷,日本企业开始反思并衍生出精细运营、柔性制造[插图]的模式,日本的消费者也产生了分层,变得标签化,精神文化消费占比逐渐升高,零售业态主要是大型综合超市、精选品类店以及追求极致低价和性价比的百元店。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缓慢复苏,但人口已经出现减少趋势,呈现老龄化和独身主义倾向,整个社会处于低欲望的状态。人们的消费特征演变为不过分关注品牌,而是注重产品品质、服务内容和情感寄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便利化的连锁药店、便利店业态开始大量出现,店里不只有药品、化妆品、杂货和包装食品,还有大量生鲜、鲜食。

以终为始,是研究的不变法则。

最好的分析方法未必是使用估值理论、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策略,而是坚持第一性原理,即追本溯源,这个“源”包括基本的公理、处世的哲学、人类的本性、万物的规律。

很大程度上来说,思考商业问题,要用大量的时间研究过去,更要用充足的时间思考当下和判断未来。

独立研究的最大价值是让投资人敢于面对质疑,坚信自己的判断,敢于投重注、下重仓。这种研究精神和思维模式,会形成一种正向循环,让投资人的每一次投资决策都扎实有力,并不断获得新的投资机会。

正确的理解是,精确的数据无法代替大方向上的判断,战术上的勤奋不能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2010年在做投资复盘时,我们提出了“做时间的朋友”这一原则,希望以“时间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敌人”作为投资分析的基础性思维和重要的决策标准。

研究人类史,要用上万年的尺度;研究文明史,至少要看上下五千年;研究商业史,至少要看上百年;研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起码要看几十年。研究不同的公司,要看不同的时间跨度。要根据事物的本质,去窥测更久远的历史和未来,找到属于它的时间范畴。

寓沉雄于静穆,藏锋芒于深思。在我看来,长期主义不是结果,而是所相信的理念能够穿越时间,不会被过滤或淘汰。人们更习惯于关注当下。然而,真正有效的研究往往是长期的,需要时间的沉淀。

每一个投资人都要搞清楚的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加深护城河的,才是“资产”,时间越久对生意越不利的,则是“费用”。

在复利的数学公式中,本金和收益率还只是乘数,而时间是指数。这意味着,伴随着时间的拉长,复利效应会越发明显。一旦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就不会在意一时的成败,因为时间创造的复利价值,不但能让你积累财富,还能让你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获取内心的宁静。

人类天生会选择阻力最小的路,大脑结构天然让人们误以为最容易够到的果实是最好的。

实践告诉我们,真正懂一个行业,弄清楚一家公司,通常需要很多年。用这种方法做投资的好处在于,知识会不断积累,学到的东西通常不会丢掉,新学的东西会在过去所学基础上产生积累和超越,知识会出现复合式的增长。所以,用这种方式做投资,时间越长,结果会越好。

时间是创新者的朋友,是守成者的敌人。

对于投资人而言,底层思维中必须包含经过时间检验的价值观。

投资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但投资人绝不能每时每刻都处于激动之中。但凡出色的投资人,都拥有一个难得的品质,即非凡的耐心。做时间的朋友,就是意识到好的投资必须找到独特的时间概念,在时间中孕育,又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投资人要相信时间能够“去伪存真”,给投资活动赋予长期主义的深层含义,并且努力使之成为一种持久的职业信仰。

意识到企业拥有动态的护城河时,投资人才能够真正理解企业创造价值的本质。某种程度上说,持续不断疯狂创造价值的企业家精神,才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护城河。

看人,就是看拥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看他的内心操守和价值追求,

人、生意、环境和组织这个分析框架的关键点在于,要在变化的系统中理解投资,高维思考,低维行动。

理解了这些,可能就能明白有些生意是赚商业模式的钱,有些则是赚环境的钱。有些生意能够在外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更加健康,而有些生意只能在好的环境中生存。

人创造着生意,环境塑造着生意,组织驱动着生意,有些生意又在影响着环境。所以低维行动的关键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针对能把握、能改变的底层要素,进行持续构建。

所谓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是相对于周期性思维和机会主义而言的,核心是反套利、反投机、反零和游戏、反博弈思维。

基于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度研究而非市场短期波动来做投资决策,保持足够谨慎的风险意识和理性预期,就是反套利、反投机;关注并参与结构性的市场与行业变革机会,打造动态护城河,摒弃不可持续的垄断地位或套利空间,就是反零和游戏和反博弈思维。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的核心是格局观,不断颠覆自身,重塑产业,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

“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坚持高度道德自律、人格独立、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坚持专业与专注,拥有伟大的格局观,谋于长远;同时,要在规则范围内,不拘泥于形式和经验,勇于创新,出奇制胜。尊重规则、适应规则,“不逾矩。

做投资不仅仅是按照合理的机制和程序一成不变地思考,更要打破对客观规律的简单呈现,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把背后的一些传导机制搞清楚,把看似无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推演,把人、生意、环境和组织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所承担的权重算清楚。

投资不是纯粹为了赚钱,一味受金钱驱动是这个行业里最危险的事情

很多时候,投资成功与否都归结于所选“那一瓢”的价值几何,能否在“那一瓢”上做得更大、更深、更结实。真正的好公司是极少的,真正有格局观的创业者、企业家也是极少的,不如集中长期持有最好的公司,帮助创业者把最好的能力发挥出来。

投资是一种做选择的生意,每一次投资,都是在为真正创造价值的创业者投票。

如果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最有可能成功的事情上,那离成功一定不远。

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的世界里时,懂得“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ation)道理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

西方人经常说,“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印证这句话的创业故事不胜枚举。

要回归投资的初心。

我们坚持要“找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在投资的过程中就会充满与相知相识的人共同征服挑战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这样就能实现“不言”或者“少言”。

我认识的所有优秀投资人,都能从投资这个行为本身获得职业的幸福感、满足感。对于他们来说,赚取投资收益与其说是拼命要完成的任务,不如说是水到渠成、下自成蹊的结果。整天为了收益疲于奔命的人,到最后可能颗粒无收;而心无旁骛走自己的路的人,往往能获得很大的回报。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很成功了,往往会开始走下坡路;一家投资公司如果认为自己躺着都能赚钱,往往会开始舍本逐末,追求虚无缥缈的事情。

今后是否能不断地推陈出新?如果要保持成长的延续性,最应该坚持什么?最不应该留有什么?一旦一点小的成就使得我们不再努力、思考和创新,而陷入悬崖式溃败,则悔之晚矣。

在价值投资的路上,有深山大泽,亦有宜人坦途;有迷途知返,亦有绝处逢生。坚持投资哲学并非僵化,而是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去认识市场,提炼出最基本的价值观。在经济压力巨大的时候,作为一名投资人,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恐慌。但当我们把事情想清楚了,自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享受过程,知行合一。而塑造内心的宁静,归根结底就是做事情有目标、有原则、有行动指南和反馈机制,在不同的处境面前有定力,这就需要我们做出的每一步选择都是心安之选。

价值投资最伟大之处在于,它将“投资”这项难以确定的事情变成了一项“功到必成”的事业.

我对投资的思考
• 最好的分析方法未必是使用估值理论、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策略,而是坚持第一性原理,即追本溯源,这个“源”包括基本的公理、处世的哲学、人类的本性、万物的规律。• 独立研究的最大价值是让投资人敢于面对质疑,坚信自己的判断,敢于投重注、下重仓。
• 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就是企业家们不断创新,不断地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
• 商业竞争本质上要看格局,要看价值,要升维思考,从更大的框架、更广阔的视角去看给消费者创造怎样的价值。
• 对于投资人来说,看人就是在做最大的风控,这比财务上的风控更加重要,只要把人选对了,风险自然就小了。
• 如果说价值投资的出发点是发现价值的话,其落脚点应该是创造价值。
• 所谓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是相对于周期性思维和机会主义而言的,核心是反套利、反投机、反零和游戏、反博弈思维。

• 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时,懂得“延迟满足”道理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

第5章
价值投资者的自我修养
价值投资不是投资者之间的零和游戏,而是共同把蛋糕做大的正和游戏。
从事投资的过程中,我渐渐发觉,投资一方面是对真理的探寻,探索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是谋求心灵的宁静,观照内心世界。外不能胜人,内不能克己,投资恐怕难以成功。
就像许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一生”一样,投资当中也有许多道理被反复提及,但许多人在应用时仍然不解其意。

2017年,我和邱国鹭、邓晓峰、卓利伟等几位好友共同发起成立了高礼价值投资研究院,创办初衷就是希望在中国价值投资发展的过程中,能有一个供投资人相互学习、探讨的实战训练营,希望从一个很小的社群里,走出更多真正懂得价值投资的优秀投资人,进而把好的资源与优秀的企业家结合起来,为中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一性原理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强调:“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它是一个根基性的命题或假设。它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

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内幕消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价值投资不必依靠天才,只需依靠正确的思维模式,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理解投资系统的第一性原理需要解构和溯源投资过程中的底层要素,即资本、资源、企业及其创造的价值;需要思考清楚投资的前提和出发点,即为什么投资,投资是为了什么。在我看来,投资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不是投资策略、方法或者理论,而是在变化的环境中,识别生意的本质属性,把好的资本、好的资源配置给最有能力的企业,帮助社会创造长期的价值。资本市场必须脱虚入实,将资本聚焦于最有能力、最需要帮助的企业。具体到价值投资层面,其出发点就是基于对基本面的理解,寻找价值被低估的公司并长期持有,从企业持续创造的价值中获得投资回报。

在创办高瓴之前,我没有做过专门的权益投资,但非常庆幸之后能够运用第一性原理,来构建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方法。第一性原理的最大价值在于两点,其一是能够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其二是能够在理解本质的基础上自由地创新。对于投资人而言,就是在回归投资的基本定义的基础上,理解商业的底层逻辑。

约翰·博格讲过:“投资的本质是追求风险和成本调整之后的长期、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克服恐惧和贪婪,相信简单的常识

投资就是通过透彻的分析,保障本金安全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率。

研究分析、本金安全、长期可持续回报,构成了投资的关键词。除此之外,价值投资更是一个求知的过程,无法简单传承,一蹴而就。我们推崇研究驱动,做时间的朋友,就是在发现真相之后一点一点往上走,让每一次投资决策都有逻辑起点,把可理解的范畴拓展到最大,而把依靠运气的范畴缩至最小;同时,兼顾风险和收益,在尽可能小的风险中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尽量做确定性的、少而精的投资。

投资的本质是投资于变化和投资于人

超级商业物种之所以能适应环境,其根本在于能够为社会持续不断地创造长期价值

让消费者获益

前面说过我的“三把火”理论,就是说人生中只有火烧不掉的东西才重要,即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而支撑这三个方面的,是一个人理性的好奇、诚实与独立,这三点构成对价值投资者的基本要求。

大到思考社会进步、商业演变的内在逻辑

第一,好奇心一定源自原创性的头脑,可以打破所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好奇心的本质是自我驱动力,是一种朴素的求知欲和源自自身热爱的内驱力的结合。拥有好奇心的人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彰显好奇心。

第二,这种好奇心不受短期利益的影响,不受金钱驱动。

第三,好奇心不受好胜心或者战胜他人的成就感所驱动,不是为了当第一把别人比下去,也不是为了战胜市场。

战胜市场是一个很富有野心的目标,但追求它的时候要小心为上。

价值投资和好奇心天然绑定,如果没有对真理的好奇,很难拥有钻研的精神,也就无法获得超越市场的认知。理性的好奇强调依靠研究,而不是依靠垄断性资源或者运气,虽然那样会给人一种有捷径的错觉,但这些捷径或虚无的错觉都会误导认知。

好奇心能够驱使一个人不断学习,而诚实则是一套自我矫正系统,让人真的可以“吃一堑,长一智”,实现正向的积累。

许多时候,研究的过程无法穷尽所有可能,也无法获得足够多的信息。这就要求投资人做投资决策时,在信息不完善、不确定的状态下,诚实地相信自己已经运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式,拿到了关键的信息。有的时候,模糊的正确要好于精细的误判。这种诚实是投资人的一种勇气,能够帮助投资人克服很多心理障碍。

独立思考强调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在市场波动时轻易地否定自己的结论。

我们认为,往往是与众不同的视角,少数的、独立的决策,特别是真正正确的非共识,才有可能带来超越市场的回报,而且市场给你的回报将是呈指数级的。杰夫·贝佐斯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我相信,如果你要创新,必须愿意长时间被误解。你必须采取一个非共识但正确的观点,才能战胜竞争对手。”

在投资中,价值投资者要善于把握商业机会,对人、生意、环境和组织时刻保持跟踪和观察,要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功夫,就好比粗糙之米,再舂则粗糠全去,三舂四舂则精白绝伦。

信念有时比处境更加重要,你的格局观决定了你的生存环境,也决定了你的投资机会。当你已经十分清楚自己的信仰是什么时,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是干扰项。

我一直在思考,价值投资者的最大坚守是什么。得到的答案是:永远坚持做创造价值的事情。价值投资者是求成者,而不是求存者,求成者追求成功,而求存者往往把他人视为威胁。价值投资不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不是投资人之间的零和游戏,不应该从同伴手中赚钱,而应通过企业持续不断创造价值来获取收益,共同把蛋糕做大,是正和游戏。

当幸福来敲门时,你要在家。等待也是一种主动,等待不是什么都不做,保持耐心等待的最好做法就是对无关的事情连想都不要想,一直清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警惕机械的价值投资就是“要警惕右、防止左,但主要是防止左”。价值投资的“右”是指机会主义者,要拒绝投机。价值投资的“左”是指激进主义者,比“右”更可怕:第一,他们非常有隐蔽性,极其信仰价值投资,一旦发现别人有什么不对,就会说“这不是价值投资”;第二,他们非常投入,基本功扎实,做分析建模型很厉害,而且往往都是百科全书式的,似乎什么都了解、都知道;第三,他们以为自己非常诚实,且自认为做好了自我认知,因此就把自己也给骗了,沿着自己相信的方向一根筋地往深里走。可以说机会主义者往往赚不了大钱,也赔不了大钱。与机会主义者相比,机械的价值投资者可能更容易犯大的错误,错过大的投资机会。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不是未知的东西。

投资也是如此,许多投资方法是与当时的环境、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处的市场环境相匹配的,它的理论化、抽象化也有理解和使用的前提。学习一套理念,看重的是从假设到验证再到结论的推导过程,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套用任何现成的理念和方法。

市场和解,与自己和解
那怎样才能避免做机械的价值投资呢?总结起来核心是两个方面:第一,学会与市场和解,及时看看市场的反馈。第二,学会与自己和解,保持平常心,及时接受自我反馈。当发现现实总和自己所坚持的原则冲突时,就要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既有条条框框又能灵活处置的缓冲地带,即在追求严谨和规律的同时,保留一些感性的出口。这个过程既是说服自己的过程,也是丰富自己的过程。要理解,自我否定是进化,自我纳悦也是进化。

在问题起点就共同讨论的决策流程,在选题和搭框架时就让相关决策人参与进来,在最初就拥有共同的信息基础,绝不是各说各话;同时,在刚一开始时就充分讨论,这样在最早看这个生意的时候,就有不断反馈的过程,而不是等到有结论的时候再去反馈,因为有结论了再去反馈则需要克服更多人性的弱点。所以这个自我反馈其实是在过程中的反馈,而不是对结论的反馈。

第一个陷阱是价值陷阱,避开它的要义是不要只图便宜,投了再便宜也不能投的项目。一个看上去“物美价廉”的投资未必是个好投资,因为投资标的必须有好的质量。

价值投资中的“价值”并不是绝对的低市盈率,而是综合考虑买入股票的各项指标,例如公司开展的是不是可以让人理解的业务,未来的发展潜力,以及现有的营收、市场份额、有形资产、现金持有、市场竞争等。

投资这个游戏的第一条规则就是得能够玩下去(The No.1 rule of the game is to stay in the game)。价值陷阱的本质是企业利润的不可持续性或者说不可预知性,投资人需要看更长远的周期或更大的格局,才能够识别并避免价值陷阱。

第二个陷阱是成长陷阱,避开它的要义是不要有错判。我们强调成长型投资和价值投资之间并不画等号,这意味着有的成长型投资不是价值投资,而有的成长型投资是价值投资。

人们经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千里马也不常有”。《韩非子》中有句名言,“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千里马不常有,而驽马常有,相比于日日鉴定驽马的人,只鉴定千里马的人就得不到持续的训练;而反过来,鉴定驽马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何为千里马。所以,避开成长陷阱的办法就是保持平常心,坚持第一性原理,不要为了发现成长股而定义成长股,否则很容易被“得道升天”的侥幸所迷惑。

第三个陷阱是风险陷阱,避开它的要义是不要错估风险。

第四个陷阱是信息陷阱,避开它的要义是不要迷信信息。价值投资是依赖基本面分析、依赖研究的工作模式,很多投资人收集信息的能力很强,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很多时候,犯错误的原因并不是你收集的信息不全或者收集了错误的信息,而是你过于相信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

如何判断哪块“云彩真正有雨”。如果能够不断积累信息的赋权经验,那么投资能力就能达到新一轮的飞跃。规避信息陷阱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去学习和思考,不断重复,形成惯性直觉和本能反应。

避开价值投资的陷阱,归根结底是保持理性,保持理性的诚实,在没有充分地研究之前,在思维模式尚未得到检验之前,在没有把风险管理好之前,平衡好自信和谦虚的心态,保持积极的克制和勇敢的主动。

价值投资无关对错,只是选择。

底层思维决定投资方式
在做投资研究时,底层的思维方式决定了研究与否、研究什么,投不投资、投资什么,而世界观、价值观决定了研究对象到底是事实、数据还是原理,投资对象究竟是不是时间的朋友。其实,人类生来就有一些心理认知误区,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厌恶,表现为在遇到困惑或压力时,想尽快摆脱怀疑,追求确定的答案。但对于投资决策来说,其核心在于对不确定性的把握。每个投资人对事物认知的不确定性其实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对大的市场走势有感觉,有的人天生对数据背后的逻辑有感觉,有的人天生对人性有感觉。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有对自己的清楚认知,而对自我认知的不确定其实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

选择让你有幸福感的投资

坚持一种投资方法的关键在于你要遵守一套游戏规则,就像音乐家的内心要有浑然的交响,诗人的内心要有和谐的意境,军人的内心要有统一的信念。如果脑子里有不同的标尺或者不同的声音,就会造成自我意识的混乱。只要坚持的基础原则相同,你就可以无所限制地表达,表达方式可以很丰富。所以,我们并不是以价值投资作为唯一的赚钱方法,而是把价值投资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让心灵获得安宁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选择投资方式就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出发点是你自己的内心,选择的是能够让你有幸福感的东西。

最后,我想谈一谈关于受托人责任的话题。我在从事投资的第一天就学到一句话,叫作“我宁愿丢掉客户,也不愿丢掉客户的钱”。这是价值投资者不可或缺的自我修养,因为声誉就是投资人的生命。别人能否信任你、帮助你,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你的声誉。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价值投资者的自我修养,就是在长期追求内心宁静的过程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道德自律和纪律约束中,重复反思,尊重常识,认知自我。所谓“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正是长期主义的写照。

我对投资的思考
• 价值投资不必依靠天才,只需依靠正确的思维模式,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 好奇心不受好胜心或者战胜他人的成就感所驱动,不是为了当第一把别人比下去,也不是为了战胜市场。
• 信念有时比处境更加重要,你的格局观决定了你的生存环境,也决定了你的投资机会。
• 方法论本质上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天性的自知、自省与自洽。
• 选择投资方式就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出发点是你自己的内心,选择的是能够让你有幸福感的东西。
• 我宁愿丢掉客户,也不愿丢掉客户的钱。

所谓时间的价值,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一笔好的投资,其投资收益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增加,时间是好生意的朋友。另一方面,真正好的投资,从某一维度来看,其收益在短时间内可能有限,但如果把时限拉长,或者从不同维度、不同系统来看,从范式转移的动态角度来看,其收益可能已经在不断地飞速增长,并且是复合的、高阶的、长期的。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对于投资人而言,选择是一种判断;对于创业者而言,选择是一种勇气;对于个人而言,选择是一种相信。选择的核心是让人与事相匹配,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事业上,一定能够取得非凡的、指数级的成功。在这其中,人比事更重要。把最聪明、最靠谱的人聚合在一起,一定能够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

在所有维度或坐标中,最关键的是要形成多位一体的价值观坐标。只有在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下,团队才能够共同创造石破天惊的成果,而不会是成员之间水火不容或者毫无反应。

把无数拥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才聚合在正确的组织文化中,就能够让他们在同一套话语体系和坐标轴中快速学习和成长,这也是组织效率产生的根本。

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产业变革中,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经济的创新渗透将成为两股重要力量。

第三部分 价值投资的创新框架

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凡盛衰,在格局。格局大,则虽远亦至;格局小,则虽近亦阻。想干大事、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企业家是最佳合作伙伴,“格局观”就是我们与企业的接头暗号。在交流中,我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些被公众多次提起又常常忽略的共同特质:他们拥有比大多数人更加强大和自信的内心世界,志存高远;他们能够大幅度提高资源的产出,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开拓新市场和新顾客群,视变化为常态;他们希望在改变自我的同时,改变世界。这些特质也时刻影响着投资人,帮助投资人更好地思考商业本质和行业规律。

经济学家把企业家在经济思想史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划分为四类:对不确定性的承担、对创新的洞察、超强的执行力与极致的协调能力。

第一,拥有长期主义理念,能够在不确定性中谋求长远;第二,拥有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力,在持续创新中寻找关键趋势;第三,拥有专注的执行力,运用匠心把事情做到极致;第四,拥有超强的同理心,能协调更多资源,使想法成为现实。

我对伟大格局观的首项定义是“拥有长期主义理念”,这源自我所坚持的投资标准——做时间的朋友。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对保持进化也有独特的理解,那就是“延迟满足”。别人喜欢调试产品,他喜欢调试自己,把自己的状态调节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追求极致的理性和冷静,在此基础上为了长远的战略目标强迫自己学习许多不愿意做的事情。我经常说,懂得“延迟满足”道理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他还能不断进化。

保持进化最大的价值在于竞争对手会消失,而自己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

对长期主义理念的第三层理解是“终局游戏”的概念。商业世界的“终局游戏”不是一个终点,而是持续开始的起点,是一场“有无数终局的游戏”。换句话说,商业史从来没有真正的终局,只有以终为始,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其一是探索分级连锁模式,而这也顺应了“医改”推行的分级诊疗大趋势。

拥有长期主义理念,把信念和持续创造价值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这是非常值得钦佩的伟大格局观。

对行业的深刻洞察既需要看到长远的整体,也需要看到微小的局部,关键在于对变化与不变的洞察。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能够在时代的进化中看到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这是把握住了大趋势中的定式。

把对行业的洞察转化为战略并将之分解成行动,是创业者的重要功课。

在充满挑战的管理实践中,创业者每时每刻都在承受高压,他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表达自己的信念和想法,做好迎接打击的准备。拳王泰森(Mike Tyson)曾说:“每个人都有所准备,但直到拳击比赛中,对手给你一记重拳以后你做出反应,才能看出你是否有勇气面对这一切。”(Everybody has a plan,until they get punched in the face.

凡做企业,几乎很难不受到各种限制或阻碍,但董明珠坚持“不能让格力受任何伤害”这个核心准则,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孩子,鞠躬尽瘁,做到心居其正。这种义无反顾的企业家精神,反而能够打破迂腐的行业惯例,成就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新准则。
方达医药的创始人李松博士的创业故事也令人感动,他用“居之无倦”的态度,在药物研发外包领域义无反顾地投入。

慢慢来,比较快,因为我们要走很远,所以一点都不着急。

创业过程中最有成就感的就是义无反顾、追求极致。这种积极的、乐观的状态,正是塑造常青基业的秘诀。

企业家精神加上21世纪新型组织的打造方式,就是超越雇佣关系的新型合伙关系。

有同理心的人往往节俭朴素,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太过招摇的东西;他们往往保持一种在简陋的办公室里也能热忱地投入工作的能力,因为是所从事的工作让他们感到自豪;他们闷头做事,服务于远大构想和宏伟蓝图,但同时又在同样的方向不断积累。

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处境、金钱、教育背景以及其他东西成为你的负担,让你与现实和他人产生隔阂。平常心能够使你更深入地了解身边的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与发现伟大的商业模式相比,与拥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企业家肝胆相照、甘苦偕行更令人激动和期待。创业绝非易事,这其中的孤独、挣扎甚至进退存亡,每一位创业者都亲身经历过。一家新企业的创立,不仅伴随着创造性想法、某些知识产权的诞生以及创始人人力资本的消耗,通常还伴随着有限的商业经验、相对短缺的资本以及残酷的市场竞争。

在奋斗的过程中,难以预料前路如何,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投资方法和理念决定了他如何看待市场,而初心和使命决定了他如何看待自己。

价值投资是做时间的朋友,许多结果从长期来看才有意义。

做创业者、企业家的超长期合作伙伴
如果说创业者、企业家是建构者、成就者,那么投资人则更像探索者、守护者。许多人在探讨投资人与创业者、企业家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对此,我认为最好的关系就是超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让创业者、企业家坐在主驾驶位上,与其保持非常灵活的合作,投资人可以最大限度地向创业者、企业家学习,又可以超脱于公司的运营细节,不必介入太深,还可以通过深入研究提供战略建议。核心是摆正投资人的心态,与创业者、企业家共同创造价值。
首先,帮忙时别添乱,在帮忙之前要明确别帮倒忙。这里面有一个容易闯入的误区,就是投资人希望简单机械地通过压缩成本或者更换管理层来改变一家公司,或者对创业者输出未经考证的建议。其实,更好的做法应该是相信原有管理层的潜能,以增量的方式力所能及地帮助这家公司打造新的能力,进一步强化根基、拓展外延。这也需要投资人和创业者价值观契合、利益一致,不要额外产生风险点。

创业活动本身最大的风险其实就是保持不变、不敢去冒险,如果创业者不去冒险的话,投资人就在冒最大的风险。

不要轻贱了自己。

我们希望能够和拥有伟大格局观的企业家一起,成为有情怀、有“调性”、有梦想的人,不仅是“确认过眼神”,还要在对世界的热爱、理解和拥抱中,共同创造更多价值和意义。因此,我经常与不同的创业者、企业家交流,一起滑雪,挑战各种极限运动,在交流或者玩耍的同时,分享彼此对创业、投资以及人生中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这种同行的感觉,很多时候超越投资或者合作,成为很难忘的人生记忆。

价值投资成为创业者、企业家和投资人之间相互信赖和尊重的纽带,正是这条纽带,让创业者尝试伟大创想,将目光聚焦在未来10年、20年,以超长期的视角审视未来生产、生活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为卓越创业者分担创新风险,构成了价值投资者超额收益的本质来源。

我对投资的思考
• 想干大事、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企业家是最佳合作伙伴,“格局观”就是我们与企业的接头暗号。
• 把价值观放在利润的前面,坚信价值观是这个企业真正核心的东西,那么利润将只是做正确的事情后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
•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能够在时代的进化中看到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这是把握住了大趋势中的定式。
• 企业家精神加上21世纪新型组织的打造方式,就是超越雇佣关系的新型合伙关系。
• 没有一定要做的生意,但有一定要帮的朋友。
• 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处境、金钱、教育背景以及其他东西成为你的负担,让你与现实和他人产生隔阂。
• 创业活动本身最大的风险其实就是保持不变、不敢去冒险,如果创业者不去冒险的话,投资人就在冒最大的风险。

重视学习和挑战,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乐趣和成就。

一家创业公司的发展历程,有高光时刻,也有至暗时刻。在纷繁复杂的创业环境中,积极乐观的精神气质和管理文化能够使其处乱不惊。

我认为超级CEO至少有两项核心能力:第一,保持自由思考;第二,真正理解并实践价值管理。

说到主动为企业创造变化,埃隆·马斯克(Elon Mask)给予我们很多创新的启示。他在南非长大,后来在加拿大皇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了四个专业,之后又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此后不断实践非凡的商业计划。我曾跟他交流过,印象深刻的有两点。第一,他拥有真正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自由思考能力。

第二,他对商业模式的理解永远围绕着创造价值,不去管传统的商业模式或财务指标,不断打破常规去构建新的载体。

价值投资不只属于投资人,每一位企业家都应该是价值投资的天然实践者。在未来的企业管理流程中,超级CEO的管理重心应该始终围绕价值创造本身,从资产配置、资金管理、运营效率等角度,深刻理解商业模式的本质,让企业的资源、流程匹配最大化创造价值的全过程,包括精细化运营、资本再配置等。

在高瓴的创业过程中,我们先是提出学院派理念,其实质是持续追求真理的热忱、磨炼方法论的坚持以及务实解决问题的稳健。后来,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我们又提出运动队文化,其实质是团结和追求卓越。一旦拥有了好的文化,就能够建立文化打造组织、组织激励斗志、斗志促进生意的良性循环,这是不断进化的起点。

第一,有运动员的运动精神和拼搏态度,敢拼想赢不怕输。运动本身就是竞争,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第二,有运动队的协作精神,有同理心,相信团队是取胜的基石。

凡是付出更多的人,收获也会更多,这是一个动态增长的过程。

第三,可以做陪练,又不甘于一直做陪练。一家企业就像一支篮球队,场上的球员“拼命发挥”,帮助整个团队赢球;场下的板凳队员既做好充足的准备随时可以上场,又能够为场上的球员鼓掌加油。

不允许任何人有特权,不要认为在公司工作年限长,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享受公司收益,每个人获得的回报全凭对组织做出的贡献和价值。即使是新人,只要有信念,努力工作,做大家认可的事情,就会得到褒奖。

创业公司需要的是把追求伟大成就作为目标的人,而不是把获得奖励或者物质财富作为目标的人。

第一,自驱型的人。自驱型的人寻找事情背后的意义,追求人生的意义感,拥有专注解决问题的最佳效率,而不需要更大的组织规模。

第二,时间敏感型的人。

每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经常说“浪费时间”(kill time)就是“kill people”,把有限的时间使用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功课。时间敏感型的人既是很好的时间分配者,能够把精力赋予权重,把时间用到最该用的地方,又能够很好地尊重他人的时间,不拖泥带水,这种品质能够决定自身成长的边界。

第三,有同理心的人。

第四,终身学习者。

只有求知欲,能够不断使人得到满足,长期走下去。

赋予长期使命感和成就感

在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基础上,构建适应业务开展需要的动态人才考核体系。

知识革命,工作被迅速地知识化和信息化,知识也逐渐成为超越资本和劳动力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管理的重心也不再是标准化或者计件制,而是激发和赋能,以及动机的匹配。世界上本没有最优秀的组织,只有最适合自身和环境发展的组织,随着新经济、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创业公司的组织方式也一直在变化。

这样的组织,能让器官中的每一个细胞将自身的优势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每个人都能够学习和“绽放”,实现自身最大价值。对于员工来说,不是老板给你一张网,让你捕几条鱼,而是你主动去寻找一片海、一个更好的捕鱼方式,甚至一个更好的养鱼方式,等等。

第一,要以学习为基础、以学习为取向,而不是为了最大化短时收益。

第三,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去中心化的核心是让听到炮声的人来做决策,而不是让听到炮声的人打电话请示连长、连长请示营长、营长再请示团长。

第四,不断进化。有一个新概念叫“组织力”,即企业的内生凝聚力和驱动力。

本质上,不断进化的组织天然没有边界。

我对投资的思考
• 每一位企业家都应该是价值投资的天然实践者。
• 企业文化必须在创业一开始时就建立起来,不能出问题,也无法推倒重来。
• 一个卓越的创业组织最好的状态就是年轻的状态,依靠内生的组织力,没有包袱、满是憧憬,不假思索、以终为始。
• 吸引和尊重人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创业公司保持活力的重要选择。
• 在创业公司中,更好的方式是把培养和“绽放”人才作为中心工作,开发每个人和团队的能力。
• 不是老板给你一张网,让你捕几条鱼,而是你主动去寻找一片海、一个更好的捕鱼方式,甚至一个更好的养鱼方式,等等。
• 让最聪明的人待在一起,谁知道会碰撞出什么改变世界的好主意!

第8章
产业变革中的价值投资
科技不是颠覆的力量,而是一种和谐再造的力量。
在投资实践中,我有幸亲身感受到了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进程。在这其中,从农村走出的年轻工人,经济体制转型中迸发的生产活力,以及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成为众多产业发展的支撑要素。然而,令许多传统产业始料未及的是,市场更迭和科技进步没有终点,诸如制造、零售、教育、物流等多个行业,都由于数字化程度较低,在此消彼长的竞争格局中面临困境和挑战。传统经济可能正在遭遇一场硬仗。
与此同时,新经济在信息与计算科学、生命健康与医学等领域,呈星火燎原之势,各类超乎想象的创新酝酿着一个又一个突破性的“黑科技”革命。

科技不是颠覆的力量,而是一种和谐再造的力量。

我们对传统企业的思考是,要实现创新升级,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转型:第一,要实现资产的动态配置,优化资产负债表;第二,要有精益化管理的思维和能力,提升运营效率;第三,要拥有全球视野,能够走出去,进行国际拓展。

正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科学家通过分子诊断、基因检测、诊断成像、大数据等技术,按图索骥,根据疾病的成因而不仅是身体的症状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人们一旦具备了精准诊断病因的能力,就能够从根本上重塑现代医疗产业。

中国制药企业的创新能力从原料药、低端制剂到高端制剂,“me too,me better,me best”一步步进阶,中国医药行业遇到一次不可错过的重要机遇。

业内常用“三个十”定律来描述新药研发的艰辛:十年研发周期,十亿美元投入,低于十分之一的研发成功率。

对于产业的数字科技化升级,我们的尝试有很多,最终都是服务于提升各种不同的企业能力,包括战略定位、供应链提升、研发设计、用户运营等,但最大的坚持是让传统企业的企业家坐在主驾驶位上,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提供者则坐在副驾驶位上提供辅助决策和支持。数字科技化赋能是在飞行中换发动机,不会改变传统企业的行业属性,不是“停业整顿”,也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必须直接为业务带来增量。

真正的“重仓中国”,就是要帮助中国制造业更好更快地实现转型升级。

在从事投资的历程中,有两件事情让我格外振奋:

其一,在产业重塑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断丰富价值投资的内涵,从在基本面研究中发现价值,发展到洞察变化和趋势,创造价值,思考人、生意、环境和组织,在跨区域、跨行业、跨阶段的投资中实现价值投资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范式;其二,在对价值投资的不断重新定义中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价值链效率的提升和产业的升级,在最复杂的案例中经受训练,在不同的情景和场域中影响和推动产业的根本变革,与企业家、创业者一起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这两件事情始终让我扮演着双重角色:其一是投资人,其二是创业者。

价值投资者只有在长远问题上想清楚,在行业塑造、价值创造的维度上想清楚,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我对投资的思考
• 价值投资者只有在长远问题上想清楚,在行业塑造、价值创造的维度上想清楚,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一个商业物种的产生起源于它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其积累的生产能力、供应链效率和品牌价值,是对那个年代最完美的诠释,堪称经典,而经典的价值不可能瞬间土崩瓦解,也不会凭空消失。
• 科技不是科技企业的专利,传统制造业加上科技,将从产业端改造整个商业系统,适应不断进化的商业环境。
• 并购投资的出发点并不是追求投资规模或者单纯的投资收益,更关键的,是在原有商业模式创新进入阶段性瓶颈的情况下,判断科技赋能能否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新价值所在,能否通过科技创新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精细化打磨,通过引入新的资源改善被并购公司的长远状况。
• 真正的“重仓中国”,就是要帮助中国制造业更好更快地实现转型升级,真正地在产业中提升数字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帮助中国制造业占据价值链的最高端。

永远追求丰富而有益的人生
教育是对人生最重要、最明智的投资。

高瓴所坚持的投资哲学在很多方面同样适用于教育和人生选择。第一是“守正用奇”,就是要在坚守“正道”的基础上激发创新;第二是“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就是一个人要在有限的天赋里做好自己最擅长的那部分;第三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指只要好好做自己的事,成功自会找上门来。

市场上通常把投资人简单分为三种类型:资源型、社交型、研究型,而高瓴更重视的是最后一种,有研究特质的人。

好的研究型人才三分靠天赋,七分靠训练。天赋是一个人的基本盘,意味着是否足够聪明,是否足够想赢,是否有探究事物本源的好奇心。我们相信,经过多轮人才招聘的检验,进入公司的新人,都是具备强大自驱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璞玉,公司要做的是,通过磨炼、培养和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学到正面的经验,少走不必要的弯路,尽早迈向更大的舞台。

做时间的朋友,需要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时,懂得“延迟满足”道理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毛主席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中写道“风物长宜放眼量”,就是让我们从远处、大处着眼,要看未来,看全局。这常常是高瓴给创业者的建议,其实也同样适用于每一位高瓴人的工作和生活。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不骄不躁,持之以恒,时间终将会成为你的朋友。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让每个人能走得更远的,归根结底还是自我驱动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是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是持续解决社会痛点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吸收、消化平台和实践提供的输入,不断提高自己思考的维度,与公司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

一个社会的今天,靠经济;一个社会的明天,靠科技;而一个社会的未来,靠教育。

教育和人才,可能是最长远的投资主题,永远不需要退出。当教育驱动人才和社会蓬勃发展、不断创造价值的时候,在更宏大的格局观里,投资人能够发现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最大化创造价值的超长期主义。

我对投资的思考
• 对于有潜质、价值观一致的员工,我们奉行长期主义,不着急,慢慢来,给予其充足的成长时间。
我对投资的思考
• 价值投资者只有在长远问题上想清楚,在行业塑造、价值创造的维度上想清楚,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一个商业物种的产生起源于它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其积累的生产能力、供应链效率和品牌价值,是对那个年代最完美的诠释,堪称经典,而经典的价值不可能瞬间土崩瓦解,也不会凭空消失。
• 科技不是科技企业的专利,传统制造业加上科技,将从产业端改造整个商业系统,适应不断进化的商业环境。
• 并购投资的出发点并不是追求投资规模或者单纯的投资收益,更关键的,是在原有商业模式创新进入阶段性瓶颈的情况下,判断科技赋能能否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新价值所在,能否通过科技创新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精细化打磨,通过引入新的资源改善被并购公司的长远状况。
• 真正的“重仓中国”,就是要帮助中国制造业更好更快地实现转型升级,真正地在产业中提升数字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帮助中国制造业占据价值链的最高端。

>> 永远追求丰富而有益的人生
教育是对人生最重要、最明智的投资。

>>#### 高瓴所坚持的投资哲学在很多方面同样适用于教育和人生选择。第一是“守正用奇”,就是要在坚守“正道”的基础上激发创新;第二是“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就是一个人要在有限的天赋里做好自己最擅长的那部分;第三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指只要好好做自己的事,成功自会找上门来。

>> 市场上通常把投资人简单分为三种类型:资源型、社交型、研究型,而高瓴更重视的是最后一种,有研究特质的人。

>> 好的研究型人才三分靠天赋,七分靠训练。天赋是一个人的基本盘,意味着是否足够聪明,是否足够想赢,是否有探究事物本源的好奇心。我们相信,经过多轮人才招聘的检验,进入公司的新人,都是具备强大自驱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璞玉,公司要做的是,通过磨炼、培养和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学到正面的经验,少走不必要的弯路,尽早迈向更大的舞台。

>>#### 做时间的朋友,需要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时,懂得“延迟满足”道理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毛主席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中写道“风物长宜放眼量”,就是让我们从远处、大处着眼,要看未来,看全局。这常常是高瓴给创业者的建议,其实也同样适用于每一位高瓴人的工作和生活。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不骄不躁,持之以恒,时间终将会成为你的朋友。

>>####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让每个人能走得更远的,归根结底还是自我驱动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是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是持续解决社会痛点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吸收、消化平台和实践提供的输入,不断提高自己思考的维度,与公司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

>> 一个社会的今天,靠经济;一个社会的明天,靠科技;而一个社会的未来,靠教育。

>> 教育和人才,可能是最长远的投资主题,永远不需要退出。当教育驱动人才和社会蓬勃发展、不断创造价值的时候,在更宏大的格局观里,投资人能够发现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最大化创造价值的超长期主义。

>> 我对投资的思考
• 对于有潜质、价值观一致的员工,我们奉行长期主义,不着急,慢慢来,给予其充足的成长时间。
• 教育是一个很讲究情感关怀和激励的领域,越是处于一个“机器横行”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就越是呼唤人性中独特的同理心和情感互动等真正有温度的东西。
• 未来的构建需要无尽的想象力和踏实的执行力,这两种力量汇聚在一起就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正是人才。

后记 做时间的朋友

人的一生,可以选择很多种生活方式。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讲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我看来,如果穷、达之间仍然可以创造价值的话,一定更有意义。与成功相比,不断成长的历程更令人难忘。人们在社会中接受历练、选择挑战、不断摸索,就像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探索一样,发现价值和创造价值都意义非凡。

在所有的价值维度中,不仅仅存在金融资本(股东利益),还存在人力资本(劳动者利益)、社会资本(社会公众利益)和自然资本(自然生态资源)等多种角度的考量。

一条可行的新法则,应该致力于整体的繁荣发展,不应该以牺牲一些人而有利于他人作为结果,不能是零和游戏。最好的资本配置,应该是坚持长期主义,为有利于社会普遍利益的创新承担风险,以实现社会福祉的整体进步。

我们要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事,有些企业坚决不投,有些钱坚决不赚,这是内心的戒律,也是最高的受托人责任。回归人文关怀,是我们在价值投资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

任何处境下都不能高己卑人。有的时候,遭受过苦难,才能理解别人的难处。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附录 我的演讲和文章

投资人也在这里,包括耶鲁捐赠基金的大卫·史文森。那时候我一个人带了四五个人一起创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一个人做过投资,但我们都有一个想法,就是要自己搞明白正确的投资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拷贝流行的做法。所以说,勿忘初心的第一点,就是要回到事物的本质,去真正地思考什么是正确的、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变化催生创新,所以我们投资于变化,而不是投资于垄断所赚取的超额利润。

重仓人才,就是我们要帮助人才形成正能量、能量圈,绽放自己,温暖别人,这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现在有很多人说资本寒冬来了,我想跟每一个人说,只要我们勿忘初心,苦练内功,重新回到事情的本质上,就不会害怕寒冬。当你做好准备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件神奇的事情降临,那就是幸福来敲门了。

我选择的是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坦诚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不走“寻常路”。就像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在他最著名的诗《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里说的:“我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而这对我此生意义非凡。”(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人生其实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选择组成的,每一个路口选择的方向,决定了你带着什么样的心情上路,以及最终看到什么样的风景。

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此外,我希望大家选择做时间的朋友。作为投资人,我自己的感触是,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做选择,时间自然会成为你的朋友。

就是让我们从远处、大处着眼,看未来、看全局。我常常给创业者建议,要学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战略在创业中有效,也同样适用于你我的生活。

做时间的朋友,需要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时,懂得“延迟满足”道理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我称之为选择延期享受成功。

希望大家都能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不骄不躁,好故事都来自有挑战的生活;持之以恒,时间终将成为你的朋友。

作为投资人,我常说起我的三个投资哲学:“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但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产业数字化”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都已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的必答题。因为,在以数据、算法驱动的未来,将不再有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之分,只有一种企业,就是数字企业。

大卫·史文森先生提出了优秀的投资人需要具备6种特质:好奇心、自信心、谦逊、敬业、判断力和热忱。

让我最为自豪的是看到高瓴的同学们的成长,包括他们的独立判断能力、自我驱动力以及他们之间的团队文化,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团队文化。

我希望大家最后记住我们是有趣的人,做的是有趣的事情,是创造长期价值的事情。我希望我们最后被看作一个很好的老师(mentor),能够教育和带领更多人获得成功,能够让更多的人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达出来,那么高瓴就成功了。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教育可以改变人生。

“科技创新2.0”,是真正来自基础科学和基础科技的创新,科技从原有的颠覆者被赋予再造重生的价值,将以全领域、深结合的创新来改变传统产业,是真正的黑科技、硬科技与传统产业融合,实现长远价值创造、共同发展的创新,同时兼具温度、包容等特性,从而可以推动更多人搭乘科技快车,普惠大众。

在今天的中国,许多人都是凭借教育改变了自身命运。同时,这个时代也让人们更加相信,只有更多胸怀理想、学贯中西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才能够推动各个领域的重大创新。

作为一个远自东方而来的年轻学子,我近距离地参悟西方机构投资教父大卫·史文森的投资实践,惊喜地发现史文森的投资哲学其实可以用老子的思想一语概括,那就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或曰“守正用奇”。

在热点纷呈的中国一、二级资本市场,如果没有定力,不能保持智力上的独立与诚实,很难不随波逐流。同时,如果不始终保持和发掘好奇心,很难在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中保持青春与活力。

最后,还是要有个好心境、好家庭、好身体。投资这项事业进行到最后,反映的是你个人的真实性情和价值观。健康的环境和心情是长期修行的结果。成功诚然需要运气和际遇的配合,但能否幸福地去做投资,则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读100本书之后感
今年疫情以来被隔离的近半年时间里,闲来无事只好以看书消磨时光,共看完100本书,大脑被反复“洗脑”和“蹂躏”:
其中有些书,让我生活变自律了一点,懂得延迟满足,改掉了拖延、懒惰的坏习惯,养成每天健身看书写作记录的好习惯。被“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这句话给洗脑;
有些书,教会我要珍惜时间,管理好业余时间,学习柳比歇夫记录每天的时间开销,让我要事优先,先做最重要的事,做长期有收益的事,比如健身阅读写作投资大脑。成功被“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就决定了他将成为怎样的人”这句话洗脑;
有些书,教我工作应该具有匠人精神,要专注,要细心,要喜欢自己的工作,要向前辈领导和同事谦虚学习,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凡是工作要有目标,凡是目标必有计划,凡是计划必有执行,凡是执行必有检查,凡是检查必有结果。领导交代的事情,必须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做事要闭环。成功被稻盛和夫的“工作是人一生中最好的修行”这句话给洗脑;
有些书,让我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能力,要学会逆向思维,多元跨学科思维,系统思维,批判性思维,底层规律思维,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谁说的话都能把你洗脑。被“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思维不同”这句话给洗脑;
有些书,让我懂了点投资理财和经济金融学,教我如何赚钱,这一点应该是大多数人都比较感兴趣的吧。首先得摒弃穷人思维,用富人思维思考问题,减少耗钱资产,增加生钱资产,要把多余的钱放进会生钱的金鹅里养着,利用复利效应让时间陪你慢慢变富。被“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这是最容易被洗脑的一句话,所以一直不停地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认识。
有些书,教会我如何增进人际关系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要分清事实与评论的区别,真正运用非暴力沟通方法,和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学会换位思考,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要经营好人脉,定期与朋友交流联系,避免生疏。被“日行一善,极致利他,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这句话洗脑;
有些书,在读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以前做得不好的事情,和一些同学和朋友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有时候后悔怎么不早点读到这些书然后回到过去,这样也许就不会犯那些低级幼稚的错误。被“当你觉得以前的自己很蠢很傻叉的时候,证明你真的有成长”这句话洗脑;
有些书,让我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要学会感恩,向水学习,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要修养心性,要学会不断地放下,而不是一味追求名与利;要学会断舍离,少即是多;要提升格局,要开拓视野,要多研习国学,比如易经和道德经;
有些书,让我懂了点心理学,懂得什么是心流体验,知道每个人都有被他人重视和表扬的需求,要学会善于倾听和真诚赞美他人,要学会课题分离,区分是你自己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人还存在一些误判心理学,比如损失厌恶心理、沉没成本和锚定效应等。被马斯洛需求定律和阿德勒心理学洗脑;
有些书,让我学会要经常反思和复盘,现在每周末复盘一次,每月底再反思复盘一次,做不了上市公司的CEO,做自己人生的CEO倒是可以胜任,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就是你的员工,而你的工作、家庭、兴趣爱好、娱乐、健康这些都是需要你管理和平衡的项目和业务,每一次的反思总结都要有所改进,才能不断迭代进步,成功被“做自己人生的CEO,管理好自己的一生”这句话洗脑;
有些书,教了我很多好的学习方法,比如刻意练习、以教为学、反思复盘、金字塔原理、结构思考力、思维导图、PDCA循环、OODA模型、OKR工作法、列清单法、康奈尔笔记法、回顾笔记、每天记录、静坐内观、晨间日记等……这些方法我都在使用,亲测有效,你值得拥有;
有些书,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面,科普了一些之前所不了解的领域,比如人类简史、未来简史、时间简史、自私的基因、枪炮病菌与钢铁,让我对世界历史和人类的由来有了进一步了解;
有些书,让我懂得别一味地只知道看书一直输入,不要看了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输入的同时也要多写多输出多与人沟通多分享,最关键的是知行合一,多行动多践行,要经常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往工作和生活中实践和运用,成功被“人至践则无敌”这句话洗脑。
书是看完了100多本,但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忘记,现在让我默写出这些书名,只能回想起71本,还有29本连书名都想不起来。书中讲的一些有用的道理不是这一年两年明白就完事了,而是应该一辈子践行与修行,且应该不断调整和升级迭代大脑这套操作系统。一个快30岁的人,现在才明白这些道理,才知道书原来这么有用,略显稍晚,要是早十年明白就好了,这样就能多看十年的书。不过真正每天坚持不懈地执行和落实才是王道,毕竟知道归知道,知道与做到之间还有一条鸿沟。所以现在开始也不算晚,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有人看到“洗脑”二字第一反应肯定觉得是坏事,但我觉得洗脑没毛病啊,原来的脑不正确不清晰,洗一洗还是挺有必要的,有些鸡汤真的就是鸡汤喝了也没什么用,而有些鸡汤喝着确实让人精神百倍。
2022年,仿佛按下了一个开关,突然打开了一扇门……
在这段隔离期里,别的没学会,却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希望自己能继续保持,并成为终身学习者和逆熵增者。
你会发现,看的书越多,懂的东西越多,反而发现不懂的东西还有更多。所以,无他,只能继续努力学习!继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求名师指路!

在价值投资的路上,有深山大泽,亦有宜人坦途;有迷途知返,亦有绝处逢生。
有的人因相信而看见,有的人看见才相信。
许多秘密藏在时间里,时间会孕育一切。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逻辑性强的学术书籍,严谨的问题分析框架,深入思考、逻辑推理,缜密决策。
三把火理论,人生中只有火烧不掉的东西才重要,即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而支撑这三个方面的,是一个人理性的好奇、诚实与独立,这三点构成对价值投资者的基本要求。看人就是在做最大的风控。三个投资哲学: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think big,think long,谋大局,思长远。逻辑上的升维”和“决策上的降维”是很好的投资路径。抓住两个窗口:机会窗口,傻瓜窗口。选择有“长长的坡”“厚厚的雪”的那种关键行业。粗糙之米,再舂粗糠全去,三舂四舂精白绝伦。张之洞四宜: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开工宜迟,竣工宜速。
题外话:大学里有两门课,对培养管理者有帮助:短篇小说写作与诗歌鉴赏。小说写作帮助学生培养对人以及人际的入微观察,而诗歌则帮助学生用感性的、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去影响他人。
高瓴英文名叫“Hillhouse”,灵感则来自耶鲁大学一条叫作“Hillhouse Avenue”的街道,秋天道路两旁时常铺满金色落叶,簌簌作响,这条街道被狄更斯和马克·吐温称作“全美国最美的小路”。
推荐延伸阅读查理芒格巴菲特李录但斌邱国鹭杨天南李驰作品。
看了你的总结,我想到了这两段话:
读书的意义有两个,一可以使人不卑不亢地活着,二可以使人心灵干净,一本书读完可能很快就忘干净了,好比竹篮打水是一场空。但是竹篮经过一次次水的洗礼,竹篮会一次比一次干净,一个人每天看书可能会记不住什么,但是在潜意识里会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知道的越多圆越大,于是圆周越大,接触的无知也就越多。人的能力提升以后所面临的选择自然也要逼出你所有的能力与未知因素抗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