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刀郎的新专辑《山歌寥哉》

      刀郎的《山歌寥哉》网上传得很火爆,褒贬不一。有人说集合了国内不少小调,题材角度好,时空感强;有人说他借歌讽人,是为强势回归歌坛造势。我支持前者。

理由是:

  1.  他的新专辑共11首歌,都是民间小调,可以大江南北广泛传唱,让大众有熟悉感,仿佛汩汩清泉自然而然地流涌出来,天生引人共鸣;

  2.  措词新颖,古今中外、天马行空、自由穿梭;有的没有用传统的时间顺序叙事法,而采用不同时代不同文字的运用来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匠心独运;

  3.  结合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提升了歌曲作品的立意,兼有文学美感。

举两个例子:

  1.  所有11首歌的曲调都是大范围流传的民间小调:

曲序一:《序曲》 「广西山歌调」

曲序二:《罗刹海市》 「靠山调」

曲序三:《花妖》 「时调」

曲序四:《镜听》 「闹五更调」

曲序五:《路南柯》 「没奈何调」

曲序六:《颠倒歌》「栽秧号子」

曲序七:《画壁》 「绣荷包调

曲序八:《珠儿》 「河北吹歌」

曲序九:《翩翩》 「道情调」

曲序十:《画皮》 「银纽丝调」

曲序十一:《未来的底片》 「说书调」

  2.  以《花妖》为例,解读独到的、跨越时空的文字魅力。

一、借用杭州在不同时代的叫法,暗示有情人在时空中的错失。

钱塘:西汉

临安:宋

泉亭:新莽

杭城:隋唐

余杭:唐

二、转换歌词行文风格来体现轮回长河和故事片段的相互穿插,很有电影般的画面感。是命运,是注定?伤感无奈的余音袅绕在心头。

我是那年轮上流浪的眼泪

你仍然能闻到风中的胭脂味

我若是将诺言刻在那江畔上

一江水冷月光满城的汪洋

我在时间的树下等了你很久

尘凡儿谄我谤我笑我白了头

你看那天边追逐落日的纸鸢

像一盏回首道别夤夜的风灯

我的心似流沙放逐在车辙旁

他日你若再返必颠沛在世上

若遇那秋夜雨倦鸟也淋淋

那却是花墙下弥留的枯黄

君住在钱塘东

妾在临安北

君去时褐衣红

小奴家腰上黄

寻差了罗盘经

错投在泉亭

奴辗转到杭城

君又生余杭

        他的歌词风格有很强的时空感和美感,运用小调结合了文学作品和传说,每首小曲即接近生活又立意深远、不拘一格,真正填补了流行歌曲这方面的空白。

      他的新专辑几乎一夜之间传遍网络大街小巷,而且文字和视频评论、传唱特别多特别快,不知道是宣传团队的运作,还是互联网本身快速传播的特点,也许都有,但主要是他的歌曲和歌声本身打动了大部分人的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