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此书时,脑海中还浮现一九三几年的上海,一种安定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围城》里的景
环境的渲染衬托情节的发展,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天空……漏出疏疏几颗星星,风浪像饕餮吞吃的声音……衬了这背景,一个人身心的搅动也缩小以至于无,只心里一团明天的希望,还未落入渺茫,在广漠的黑暗深处,一点萤火似的自照着。
方鸿渐只有假文凭,周氏夫妇蒙在鼓里,而内心的凄凉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靠窗望去。漫天的星又密又忙,他们声息全无……一梳月亮像形容未成长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
从宁波到溪口的雨景描写恰如其分地烘托人物的悲凉。
天就微雨……雨点密起来,可是还不像下雨,只仿佛许多小水珠在半空里顽皮,滚着跳着,顽皮得够了,然后趁势落地……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穿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瘢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
此刻,方鸿渐前途未卜,遭到自己喜欢的唐小姐数落之后的弃绝,什么时候才会再怦然心动,这场雨恰似他的哭泣。
《围城》里的人
对人物的描写细致深入。方鸿渐以为鲍小姐会爱上他,结果只是蜻蜓点水,时过境迁,真博士苏小姐那样靠近他,他却倍感压力。自己一无所成,无所依傍,未婚妻已亡几年,外面的人都知道丈人供他留学,回来后寄居周家,身陷此境的方鸿渐内心焦灼,忽然心挤紧作痛,眼酸得要流泪。
心理活动描写细腻传神,让我们更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这都是从文字中传达出来的,影视剧达不到的。当他要去演讲之时,他默默吩咐两颊:“不要烧盘!脸红不得!”一伸手却发现演讲稿不在了,慌得一身冷汗,拼命追忆,只像把筛子去盛水。幸好线装书上的议论和事实还记得一二……
方鸿渐对唐小姐一见钟情,最初,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渐渐地恨不能天天见面了;到后来,恨不能刻刻见面了。写好了信发出,他总担心这信像支火箭,到落地时,火已熄灭了,对方收到的只是一段枯炭。当一个人想见一个人的时候,想着有好多的话要对她讲的时候,应该就是动情了。
方鸿渐把信还给唐小姐后,从昏厥里醒过来开始不住的心痛,昨天囫囵吞地忍受的整块痛苦,当时没工夫辨别滋味,现在牛反刍似的,零星断续,细嚼出深深没底的回味。也不知道是不是后悔在船上跟鲍小姐之事的轻浮还是月夜轻吻了苏小姐的悔恨交加,他觉得天地惨淡,瞧着阳世的太阳,自己晒不到。
可怜的是苏小姐还在等着正式求爱。后来出人意料地与那个诗人订了婚。方鸿渐和辛楣乘船去三闾大学,在船上谈起了做傧相的唐小姐,方鸿渐的心里仿佛黑牢里的禁锢者摸索着一根火柴,刚划亮,火柴就熄了,眼前没看清的一片又划回黑暗里……瞥见对面船舱的灯光里正是自己梦寐不忘的脸,没来得及叫唤,彼此早距离远了。这一刹那的接近,反见得暌隔的渺茫。还未获得已然逝去,对方鸿渐的打击很大。
为何如此倾心?源于此书对人物的刻画精巧到位。对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妩媚端正的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活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
《围城》里的人生。
简明的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褚慎明自诩听过英国的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子内的鸟想飞出来。苏小姐说:法国有这么一句话,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如果用心经营那座城,去发现所有美好,会是怎样呢?
如今常听闻逼婚逼生,被逼进围城里的人不少,但愿他们都能遇到对的人。
苏小姐和曹元朗订婚了,辛楣说志同道合这样最好,方鸿渐和斜川一致反对,说同行不宜结婚,彼此是行家谁也哄不到谁,没有了崇拜,婚姻的基础就不牢。这倒是有一定道理,夫妻双方若互相崇拜,那相互望着的眼神里就有别样的喜欢,久久不会消失。
女人不肯花钱买书,男人对于书只肯借给她,因为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不着痕迹就心生情愫了。
此书精彩的还有情节的跌宕起伏,比如他们在去三闾大学的旅途上,找车十分艰难,住宿逗留又花光了身上的钱,为了省钱,都不吃东西就睡,要去吉安拿校长汇来的钱,结果听说长沙烧成白地了。然后找不到铺保根本拿不到钱。
道路崎岖,饥寒交迫的那些场面写得很是揪心。所以辛楣说道:旅行最试验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如果经过长期苦旅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做朋友,舟车仆仆之后的有情人,还没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吵嘴翻脸,一般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尚未一一道来,我们能感受到所有人生经历似乎都是上天安排好的,该得到什么、或错过了什么……
若一直好好的,珍惜你所在的围城,若运气不够好,那么好好善待自己,毕竟生活还得继续。希望也许在绝望之后又出现,“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愿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