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诗汇 第六辑 历雪经霜凝傲骨,观云察雨褪红颜

五律诗插柳杖有句

老糊涂(太原)

病榻探母毕,低山策柳登。

嬉怡当笔用,疲惫借肢凭。

未返安闲所,先栽滋润层。

助君天地气,根固自高升。

2018年05月04日

晋祠赏牡丹

关河客(太原)

清流曲蜿绕园漴,娇艳无妆绽紫红。

蜂落蕊芯羞醉梦,娥临花境愧颜虹。

天香憾叹时光短,国色潸伤月岁匆。

空羡悠然难老水,常吟晋韵唱唐风。

注难老泉是晋祠最著名的景物。是神话中水母娘娘带给人们的神水滋养万物。称为晋水之源。

浣溪沙 寄太行诗社培训班

空里流霞

早涌新潮漳水中,春催八百太行风。清平乐唱满江红。

越岭果然风景好,习诗贵在感情浓。真山真韵写真胸。

七律随笔

文/宋天林

深藏旧梦选骚歌,厚积新诗乘墨和。

词赋百篇唐律在,文章万卷史书多。

空斋祖德依莲度,陋巷家声近竹罗。

引杖登高求古调,驱云眺远望银河。

五律_寿川“旱码头”

文/培智

古镇堆中凹,魁星载福门。

五龙儒雅地,双凤艳阳村。

丝路寻天道,商街铸贾魂。

亏盈言旱码,厚德定乾坤!

浪淘沙・落杏

清爽

曾共伴芳春,饰苑香邻。

只为时境作铺陈,但使人间春意闹,何计因因!

此去赴仙宸,暂别红尘。

西山悬果证前身,再度五湖花灼灼,续我纯真。

周槐颂

金寿

沧桑阅尽不知年,唯见枯黄染鬓巅。

历雪经霜凝傲骨,观云察雨褪红颜。

忆昔角弈纹枰道,更喜酌杯把酒间。

蓊蔚也曾荫壮士,笑它市侩只识钱。

五律·寿阳帝师故里

作者·翟存爱

头摩沙帽岭,脚踏古龙门。

园见怜农典,池留洗砚痕。

疏林施瑞气,老宅荡诗魂。

师去真情在,慈荫庇子孙。

七绝_寿阳特产平头凉粉

文/培智

一、“鹿泉”乡音

清泉梅鹿映龙潭,浅底梦翔幽谷涵。

福泽山乡曾几许?千年古曲伴摇篮!

二、“平头”乡愁

丰源碧水绿如蓝,道载乡愁启杏坛。

爽口清心宜醒目,一餐一碗一经堪!

七绝·平头水凉粉自传

文/赵泉忠

清凉解暑口中含,似水香消润胃甘。

如玉晶莹能照影,平头镇里摆一坛。

七绝·平头凉粉

文/侯宝祥

清凉爽滑带微甘,荞麦降脂原料含。

闻说平头颇有味,何妨立马一盘贪。

七绝·寿阳特产——平头水凉粉或称扁豆面凉粉

文/李荣辉

高寒种豆在山南,研得纤尘入紫坛。

美味欣经开水沸,清凉邂逅出云岚。

七绝·寿阳特产平头水凉粉

文/董钢柱

平头巧妇赛儿男,扁豆凉皮韵味甘。

有幸一餐三载想,晶莹爽口万民贪。

七绝·寿阳特产平头水凉粉

文/翟存爱

平头巧妇艺精湛,巧弄柔荑散妙馣。

消暑清凉馋食客,神仙嗅味也贪婪。

同韵不同题作品

七绝·暮春抒怀

文/魏利改

径蜒林郁起青岚,阵阵槐香沁齿甘。

御道欣愉今复建,繁华回首意何堪。

七绝·过方山

张秀林

旧盟相约步青岚,鸟语松风绕寺庵。

梵贝悠悠尘念荡,凝神肃穆谒香坛。

七绝·暮春感怀

文/闫秀梅

师表生涯任苦甘,浑无城府事不谙。

蓦然省觉三春尽,一缕吟怀孰可参?

七绝·自嘲

文/翟存爱

一生平淡不贪婪,抛尽闲愁胸畅酣。

崎路攀登难止步,夕阳晚照挤诗坛。

咏平头擦酥饼高品质

文/袁培智

巧女芳容内质优,心驰玉镜照中秋。

平头老寨关山月,独有酥香细水流。

咏平头擦酥饼

文/翟存爱

酥脆甘甜品质优,薄层如纸美珍馐。

土炉烘烤功夫见,缕缕浓香诱客留。

咏平头擦酥饼

文/李爱枝

皮细心甜略带油,香纯四溢脆酥流。

客从千里争相购,韩愈驰名誉九州。

题平头擦酥饼

文/王瑞平

炉火纯青食艺牛,脆酥香软舌尖留。

风霜红陌创名片,随韵欢腾四海游。

题平头擦酥饼

文/王瑞平

看好吃香香自流,层层酥脆岁悠悠。

炉情谱曲金秋色,四月高歌上彩楼。

咏平头擦酥饼(新韵)

文/赵泉忠

色黄味美体出油,里嫩外酥入口柔。

特产非遗名万里,传承饼艺志不休。

平头擦酥饼

文/侯宝祥

珍馐美味在平头,甜饼香酥品一流。

待客无须烹玉脍,乡风特色自堪留。

家乡美味擦酥饼

文/李荣辉

形如圆月满中秋,味若甘霖一口留。

莫道乡愁无觅处,请君借道问平头。

咏平头擦酥饼

文/史靖卫

寿川古镇蕴春秋,饼艺传承祖业留。

十里八乡飘美味,便知肚暖不知愁。

咏家乡擦酥饼

文/张秀林

形如月饼也需油,皮脆馅甘香味稠。

待客佐茶皆上品,每逢佳节望平头。

家乡美味擦酥饼

文/董钢柱

饼如满月略施油,里嫩皮酥饯味悠。

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欲品去平头。

咏平头擦酥饼(新韵)

文/王千凤

精工细作面擦油,入口甘酥美味留。

借问珍馐何处有?老翁遥指去平头。

咏平头擦酥饼

文/杨冬亮

形如满月里包油,皮脆甘甜入口柔。

酥饼正宗何处觅?县城西去访平头。

咏擦酥饼

文/郭彩霞

溶溶月色满池秋,君子和同交水油。

捧出千层怀蜜意,风霜万里也无愁。

家乡美味擦酥饼

文/韩俊红

千层薄饼出平头,软脆香酥品相优。

童叟百尝皆不腻,上仙徒慕下凡偷。

同韵不同题作品

春怀

文/闫秀梅

暮春万物竟风流,愧我芸窗拟楚囚。

笔底清风帘外雨,漫裁诗稿慰吟眸。

三月初二见故友

文/魏利改

时光如墨笔尖流,几日东辞胜九秋。

曲水游觞明旦至,殷殷情意满层楼。

税务宣传走进梨花节

文/侯宝祥

宣传国策到田头,条例惠民农不愁。

细雨滋萌播希望,乡村振兴写春秋。

独行

文/李荣辉

春风有信好行舟,带上干粮去旅游。

圆梦何需妻子伴,于无人处泪频流。

赏梨花

文/张秀林

玲珑玉朵绽枝头,雨润仙葩香气流。

对对娇娥频弄影,逍遥花海忘忧愁。

假日自娱

文/韩润珍

微烟细雨柳含羞,石径飘香曲水流。

不问红尘非与是,绿杨深处画中游。

无题

文/翟存爱

四月香风绕寿州,桃红杏白述乡愁。

城南万亩梨花绽,漫吐清芬雅客酬。

写在常村梨花节之际

文/王千凤

蜂飞蝶舞晃悠悠,扑鼻清香溢满流。

万亩梨花齐绽放,金风玉露大丰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8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29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30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8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9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84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5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1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5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6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0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04评论 4 33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50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28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24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