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她如此决绝

一个女孩儿,好久没交过日记了。今天上午看到她久违的日记本,我异常兴奋。但我难得的一丝愉悦感很快就被女孩儿沉重的文字消灭得干干净净。其实,说女孩儿的文字沉重是不对的,沉重的应该是我的心情,她的文字倒是很平静的,似乎是一种大彻大悟后的自然表达。

她都写了些什么呢?她说她只愿听别人倾诉烦恼,而不愿把自己的烦恼倾诉给别人。她说大家对她期望太高,但是她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准,压力太大。她说她大概是放弃自己了。总之,她以一种很平淡的语气在表达着一种很坚决的态度。

与他们相处两年多,我怕过那种大吵大闹的混乱场面,可看到这样的一篇日记,我觉得这无声的洪流带给我心里的紧张程度完全超过那种声嘶力竭的情景。

她到底遇到了什么事?为什么突然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说是突然之间,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她一直是一个活泼开朗,能说爱笑的女孩儿,课堂上也比较活跃。可今晚我跟她聊天,她却说其实她一直都是有心事的,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

真是这样的?那么她的心事有多少都是来自学习?她日记上说,大家对她期望太高,导致她压力太大。这期望里有没有我的份?我突然想起她的语文学习情况,她写的不错,记忆力也很强,理解力也不差,但考试的时候总是八九十分。我为此说过她好几次。难道我对她的刻意提醒影响了她的自信心吗?说不准,应该是很有可能的。那么其它科目呢?她不擅长的数理化,她更是惧怕。老师们更是要说她的。

老师们自然是没有恶意的,可是在她那里会变成什么谁也不知道。也许就是我们的善意给她造成了压力,也许我们的善意恰恰就是她心窝上的刀子呢?

她没有买复习资料,这是在做无声的反抗吗?这是在对应试教育的平静而坚决的反抗吗?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我讲了她好多的优点,她很善良,始终想着替别人分忧;她非常善于分析同学的问题,很有心理师的特征;她有组织领导能力;她有表演才能;她写作时很有创造力。可是,她说这一切她自己并不觉得。

一个多小时里,我经历了她久违的侃侃而谈和笑容,也经历了她一贯的固执己见。她之所以来找我,是想请假的。她说她耳鸣、头晕,上周就有这种症状了。她问我准不准假。我说准。她很高兴,说,终于不用参加明天的数学考试了。

这个女孩儿的决绝,让我再一次怀疑我们的教育,怀疑我们自己。作为老师,我究竟称职不称职,实在是个未知数。

用女孩儿的话来说,太难了。是的,教育实在是太难了。太紧了不行,太松了也不行,不紧不松还不行。究竟怎样才行?谁才行?我怎样才行?太难了!

不过,难也不能放弃,难才要探索,才要调整,才要学习,如果难就放弃,还有什么意思呢?没有人愿意放弃的,只要她体验到乐趣和成功,我们可以在这些方面想想办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