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问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史》我了解了孔子的一些故事,也谈谈我心中的孔子吧。
接触孔子的《论语》时,大约是30多岁,当时自己正处于迷茫期。工作达到自己当时的理想岗位,感觉一下空虚起来,因性格内向,玩得好的朋友与同学和我都差不多平平,似乎人生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不知要往哪里去了。
原来的网络没有这么发达,自己对于新生事物敏感度也不强,于是一直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打着转转。
办公室有位老技术员,不仅技术水平好,涵养方面那是更胜一筹。平时大家工作或是生活中不懂的都喜欢问她。
可能是在她的影响下我买了一本《论语》,那时自己并没有尝到阅读的乐趣,只是一直以来自己还是有一颗爱学习的心,平时工作之余偶尔也翻下这本书,感觉书中的道理还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
当时读《论语》时,也喜欢拿自己平时的工作与生活去对照书中的某个观点,但对孔子本人的成长背景并不知晓,当时也没有想过怎么样去了解他 。
一晃几年过去了,今日有幸读到《学问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史》这本书,了解了孔子的成长背景,并加深了对孔子的敬佩之心。有些后悔中华文化博大之精神,自己这么晚才来了解,下半辈子,好好阅读中国文学。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是一位身材高大、力气惊人的一位将军,在一次战争中,他居然靠自已的力气把城门顶起来,立了大功。我们的大思想家有一个身体健壮的父亲,这件事听起来比“家学渊源”更让人开心。一个人对父亲的继承,继承财产是最低等级,继承学识是中间等级,继承健康才是最高等级。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孔子一生经历磨难却一直身心健壮。他也凭一人之力,扛起了一座大门。这门,比城门还要大,还要重。
孔子的母亲颜氏十七岁生下孔子时,孔子的父亲已经七十一岁了。“老夫少妻出神童”。孔子出生之后三年,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还年轻的时候母亲也去世了。
孔子多次讲过这样的话:因为出生贫贱,所以对于各种鄙视,我都能忍受,所有人家不愿意做的事,我都会作。
“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是孔子的一个转折点,他在那个时候立志于学习,并在学习中体会到很大的乐趣。他当时所在的鲁国,保存着最为完整的周代礼乐文明,这对他学习礼仪奠定了基础。
“三十而立”。孔子为自己制订了三个任务:
一是开办私学,他收学生了,有了一个学术团队。
二是进行比较完整的考察。他到各个地方学习周代礼仪,他在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随时都在如饥似渴的学习,这使他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大大地扩充了。
三是开始问政。他给各种各样的政治人物各军事人物提出建议,或者给他们讲课。
孔子从三十到五十岁这二十年时间里,基本上就做了这三件事情。他有很通畅的输入渠道和输出渠道。输入渠道就是一路问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输出渠道是一路提供政治咨询。
造就孔子真正的伟大,是他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之间的行程。14年时间游历各国,充分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这一行程,可说是“中国文化的第一行程”,很多文字的脚印。
孔子的政治主张当时没有被任何统治者所接受,他结束十四年的流浪,回来后大规模整理古典文化,六经与《春秋》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史。
他全身心面对不同空间,不同事物时的一种能力,一种敏感,一种兴趣,一种事态一种回忆,这一切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生命的存在真实性。
天下最优秀的农民不一定有最好的收获。天下最优秀的工匠不一定都能够让人们满意。
活着的人总是有“争议”,不予尊重,等到一死,“争议结束”,立即“伟大”。孔子活了七十三岁,他却实是伟大,现在祭孔,已经成为一种“国家仪式”。
孔子滋养了无数的年轻生命,滋养了《论语》,滋养了儒家学说。那个一路被人拒绝、一路自我安慰、一路唱歌弹琴、一路颇为狼狈的孔子,是千古流传的人物,是我们心中永远敬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