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到1882年,大约有30万华人从广东福建等地涌入美国西部。他们很直白地将圣弗朗西斯科成为“金山”,后来因为澳大利亚墨尔本也发现了黄金并引发了新的淘金潮,也有华人劳工去那里逐梦。两地都聚居了大量的华人,为了将两者区别开来,于是人们就把圣弗朗西斯科成为“旧金山”(这个名字沿用至今),而把墨尔本称为“新金山”。而这两个地点也是中国近代海外移民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城市。......至今,加州仍是在美华人最大的聚居区。
中华书局出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排版特别好,尤其是在每个故事前都有一段译者的导言,而通过译者的解说,能辩证地看待整个故事。
宿命论的人总是认为人生的变化是存在一个转折点的,在某一个瞬间的突发奇想,抑或一个头脑发热所下的决策,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导致了人生的巨大变化。
辉煌一时的苏特尔凭借非凡的能力在加州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新赫尔维蒂亚,但因为一个锯木工挖起的一小捧黄金,又因为一个藏不住秘密的女人把消息透露了,于是世界各地淘金者跨过陆地,越过海洋,齐聚加州。
这群蝗虫般的淘金者在他的帝王肆无忌惮的掠夺,属于苏特尔的“新赫尔维蒂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黄金国”。苏特尔能忍受自己亲手建立的帝国轰然倒塌吗?显然不能,在加州并入美国版图后,法律重新获得了权力,于是苏特尔走上了诉讼的道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廉洁公正的法官的判决书,苏特尔对加州的权益要求是完全合法和不可侵犯的。
然而判决书并没有被执行,数以万计的暴徒冲进法院,判决书付之一炬,而苏特尔也因此倾家荡产,失去了家庭。
故事的最后,茨威格给了苏特尔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结局。
他终于因心脏病突发倒在了国会大厦的台阶上——人们随后把这个死了的乞丐抬走。这是一个死去的乞丐,但在它的衣袋里却藏着一份申辩书,它要求按照世间的一切法律保证给他和他的继承人一笔世界历史上最丰厚的财产。
从译者的导言中我们知道,早在黄金被发现前,苏特尔就因为不善经营且酗酒成性而陷入困境,“淘金热”不过是雪上加霜。而他的大儿子也并没有死于暴乱中,而是因为与苏特尔的经营理念出现巨大分歧而离家自立门户了。当然,苏特尔最后也并非死于国会大厦,而是贫病死于华盛顿的一家宾馆。
对于苏特尔的一生,译者是这么评论的。
苏特尔虽然一直宣称自己是“淘金热”的受害者,其实他的遭遇很大程度上也是自身问题造成的。
人的成就离不开外周的环境,但追根揭底个人因素还是占据很大地位。
茨威格将苏特尔的一生描绘成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但世间之事总没故事那么传奇与不公。
《孟子·公孙丑下》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成功之路的关键,所以啊,个人一生遭遇与自身有极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