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问题情境笔记

      深度学习不仅要求学习者懂概念、原理、技能等结构化的浅层知识,还要求学习者理解掌握复杂概念、情境问题等非结构知识,最终形成结构化的认知结构体现,并灵活地运用到各种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这要求教师一定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思维的发展状况,适时创设能够促进深度学习的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最终达到将所学知识与情境建立联系并实现迁移的目的。

1.情境的设计要反应数学学科本质,引发学生的深度探究。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与学生的经验和前概念有冲突,使学生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通过探究,理解数学本质,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并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产生持续探究的需要。学生的深度学习来源于教师对深度学习情境的设计,尤其是在课堂上,学生对数学中核心概念的理解不能仅仅只是通过讲授,还要在情境中有问题可以思考、有活动可以探究,这样概念的建立在他们的脑海里才是鲜活的,思维才是有生长的。

2.情境的设计要能保证学生有效参与

“学生有效参与的问题情境”是与学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与学生的相关的前概念产生冲突的情境。在这样的情景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水平理解,进而引起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通过这样的学习逐步理解新内容。

3.情境中要蕴含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关键问题

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引发围绕核心内容和探究主题产生深度思考。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需要学生深度探索与思考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探究和思考深刻理解核心内容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4.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

与真实世界和学生有关联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学习。只有与真实世界和学生产生联系的内容,才能引发学生通过体验、探究性学习活动,生产真正的理解,领会运用。因此情境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