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自私,怎么了?

有人说:“人的一生大约会说8.8万个谎,最容易脱口而出的就是没事儿。”

“没事儿,我帮你交了吧。”

“没事儿,顺便帮你完成了。”

自私,或许从来都不是一个褒义词。

从小到大,我们周围的长辈都在教育我们要无私奉献,而自私被定义成最恶劣的品质。

走过漫漫征程,才发现原来“自私”才是我所渴望拥有的。

网友说:“到了大学,一定不要当小组的组长。”

最初,我并不知晓里面的含义。最后,经历过,才知道是真理。

大一期末的结课作业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分组做计划书,当选了组长,自己还在沾沾自喜。

我分好了工,安排组员去做,我总是想着:“我是组长,我理所应当要多做一点,分担大家的压力。”

之后,我完成了自己的项目,又去做了PPT。

到了选演讲人的时候,原本选定的人不愿意上去,说自己社恐。

这时候,自己无私的精神又占据了整个大脑,我承担了演讲人的身份。

讲完之后,我以为这件事已经落下帷幕。

最后,成绩出来后,原本演讲的人成绩最低,便开始埋怨:“早知道,还不如我上去讲。”

我委屈的将这件事告诉了我的闺蜜,闺蜜只说:“谁让你帮她了,充当烂好人。”

那一刻,我才知道,“自私”是一个中性词。

这世上,往往自私的人才是快乐的,你为什么不快乐?因为你总是在考虑别人,而委屈自己。

毕淑敏曾说:“生活本就不容易,很多时候,你舍弃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却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压榨。”

我的闺蜜和我是两个类型,她显然是一个“自私”的人,她不会把事情揽到自己怀里。

每次,有人找她帮忙,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她会直接回绝,有个朋友想要找她借钱,她最终并没有借。

相对比,我好像只会接受。

我曾问过她:“你不借,不会感觉到不太好吗,毕竟都开口求助你了,你不借给她,万一她生气了,怎么办?”

她直接了当地回答:“我本来就没多少钱,我借给她,我怎么办?而且如果她因为这件事生气,她也没把我当朋友。”

那一刻,我才知道闺蜜这么自由洒脱,是因为她并没有在“无私”的束缚下迁就别人。

正如有人说:“人这一生,想要获得舒服,需要三分底线,五分原则,一点“自私”。“

我们总是要懂得:先爱自己,后爱他人。我们总是要自私一点,要先学会取悦自己。

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我们都要学会问自己:“我想不想做,我能不能做?”

白岩松在书中写的:“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把你留在心上。”

既然我们都只是彼此人生中的过客,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被别人的想法束缚。

“自私”不是贪婪,不是素质差,它只是去除掉我们身上过多的“无私”。

你认为的利他,或许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

一禅小和尚说:

“后来,我不再逢人就掏心掏肺无保留,我开始计较付出和收获能不能成正比,开始在意这个人值不值得我踏出这一步,我变得成熟了,也变得自私了。”

“自私”从来都不是一个贬义词,当你足够成熟的时候,它才是你最好的状态。

如果现在的你已然成为了那个“烂好人”,你要学会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否则一晃而过的人生,路上最终只有你一个人。

“自私”一点,活成你梦想中的样子,过你想要的生活。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我是顾小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