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被回应的情绪终将未完待续

文|猫石鱼

情绪是云,你,才是那片天

1.

表姐家的二宝三岁时超级喜欢吃糖。表姐出于保护他的一口小米牙考虑,一天最多给他吃两颗。可是小家伙慢慢长大些之后渐渐就不满足两颗的量了,一听说没糖了立马就哭。

表姐觉得不能惯他这个毛病。哭得她心烦起来上手就是几个屁股,“不听话以后一颗糖也不许吃。” 一般这时二宝立马就不哭了。

后来有次听二宝奶奶说,二宝跟他爷爷去超市,转到糖果区吵着非要买,爷爷不答应。好家伙,边哭边在地上打滚。那架势惹得旁人甲乙丙丁差点以为他爷爷虐待儿童呢。

2.

小玲是我自小非常要好的邻居。虽然我们同龄,她却在父母的安排下早早完成了结婚生子这桩大事。对方是我们前村知根知底的一户人家。双方家长都相当满意。

可就在前年,她告诉我离婚了。男方出轨,净身出户,孩子随她。那一年,她老了许多。每一次我们见面,她说的最多却似乎永远没有答案的话就是:这世上到底有没有一个对她真心的男人?

去年一年,经同学介绍父母安排,小玲相了一次又一次亲,但都没有碰上一个她觉得是真心对她的。我也只能宽慰她,真爱一般靠运气。幸福却像摩天轮,早晚都会轮到你的。

3.

父母上了年纪都爱唠叨。一句话翻来覆去地来回说。大学刚毕业那会,觉得他们天天念经是看我不谈恋爱找对象着急。后来发现,除了那件头等大事以外,任何再小再琐碎的事从早到晚说个五六遍是少的,我只要一接话茬,那一个小时内保准说上四五遍还不带喝水的。

自己到了而立之年才渐渐开窍,话多其实是父母衰老的一种表现。他们得通过表达自己获得存在感和安全感。这在某种程度上跟现代人抱个手机就能沉默半晌是一个意思。前者有话没话来两句,后者有事没事刷几圈。

发现这个天大的秘密之后,老爸唠叨的时候我一般会耐心先听一会,在保证不接话的前提下安静地离开,换老妈过来。反之亦然。

从小到老,情绪一直在发生。小时候我们不懂得排遣,大人的疏导就很重要。限制和抵触情绪,只会造成内在负能量的积压。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的作者尹建莉写到,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

后来我把这本书介绍给了表姐。二宝没有因此改掉爱吃糖的习惯,但基本不随意哭闹撒野了。

小玲今年年初报了一个花艺班,朋友圈的状态也从一贯的苦大仇深状切换成了春意盎然的模式。最近一次见面,她说,人不能永远活在过去,勇敢走出阴影才能享受明媚的阳光。

父母过了六十越来越唠叨,我却越来越珍惜跟他们共处被他们唠叨的时光。

都说生活需要仪式感,情绪何尝不是。

记得以前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主人公儿时因为爱犬的离世过度悲伤,导致她在成年之后很多年都久久不愿再养宠物。其实在她心里,从来没有给过那只爱犬一个真正告别的仪式,她的悲伤也就从来没有被真正回应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花一木皆有仪式,这是大自然给我们最好的教诲。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情绪来了,平静地承认坦然去接受。

积极回应当下分解,才能翻身做情绪的主人,才能自主掌控人生的剧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听了很久这本书的传说,上个月终于买来读完了。读完后,我又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真的是疯子吗?还是,我们才是疯子...
    什么都值得阅读 3,991评论 1 0
  • 01 ▼ 《甄嬛传》前期,甄嬛是一个少女。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那个时候的甄嬛,是真的喜欢皇上。 所以她不够...
    菜菜小仙女阅读 3,483评论 0 0
  • 我们都哭着来到这个世界,注定有着孤独的灵魂。即便有幸拥有了亲情爱情和友情,而夜阑人静,凭窗独立,冷月清辉,终是孤独...
    文小彦阅读 1,326评论 0 2
  • 每年清明时节总喜欢下雨,雨过天晴,世界就是一片清明,正好应了清明二字! 清明算的一个比较有影响的节日了,宗法制给我...
    关中月阅读 1,03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