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日,继续宅家的日子。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学习、反思、成长理应成为日常标配。宅在家里,就能享受到高端的学习,对于信息网络时代来说,似乎并不是新鲜事。但是屏前幕后,辛勤付出的人却是一大把。
今天在网络上就有几场学习。收获最大的还数晚上的学习。晚上在陈洪杰创意课程与教学CCtalk——83440990群里享受了一场盛宴——两岸“温清”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论坛——“图形与几何”专题线上系列研讨之台湾清华大学林碧珍教授主讲的《大陆与台湾小学数学几何教材的处理与比较》。
“保留概念”“迷思”等概念让我大开眼界。感觉最好的还是陈洪杰编辑,章勤琼教授那种平易近人,年轻人特有的亲和力令人热血沸腾。
章勤琼教授在讲座末了临时做了一张PPT。我分明听到他打字敲键盘的声音。这张PPT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山之石,的确给我们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他山之石PPT有三点。其一侧重点不同:知识VS理解;静态VS动态。其二水平层次的考虑:相对模糊VS更加具体。其三对学生迷思(Misconception)的分析:聚类VS个别。对于我来说,学生对角的认识的迷思则是今天晚上最值得思考的地方。
课程结束后,陈洪杰编辑在群讨论贴里提出了以下几个讨论题,以示抛砖引玉。
1.林碧珍教授呈现了认识角概念中学生的“迷思”:边的长短、边的粗细、角的放置方向、角的区域是否涂色,都会影响学生的理解。问题:在您的教学中,关于角,学生有哪些“迷思”?请叙述之。
2.面对学生的迷思,我们可以启动不同的教学应对:A迎上去,暴露迷思,互动建构。这有可能面临课时不够的问题;B躲避开或先绕开,让孩子记住正确概念;C根据课堂生成来处理,不刻意暴露和躲避;D其他方式。——请写下您的选择,并简述会怎么做及理由。
3.如果您教过“角的认识”“角的度量”“角的分类”这些内容的课,联系今天的讲座,有没有因得到启发而想改变原有思路的地方?如果有,请叙述之。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教学中,学生对角认识最大的迷思就是边的长短对角的大小的影响,认为边越长角就越大。至于边的粗细、角的区域是否涂色在教学中没有做这方面的预设,因此没有相关感受。至于角的放置位置给学生带来的迷思并不是很大。
事实上,角的概念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材中是这样定义角的。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角的两边。学生对角认识最大的迷思是角的两边是射线还是线段。事实上不但是学生,就连老师或者普通成年人都有这种迷思。在群里就有老师问,角的两边之间的部分属不属于角。对于学生来生更会有如此迷思。
就角的定义来说,角只有顶点与边这两种要素,并不含有区域的意味。但直观上,人对于角的认识是基于顶点、两边以及两边之间的区域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直觉。问题就在对两边的理解上。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而任何时候画出来的角的两边给人感觉都是线段。射线的理解是动态的,线段的理解是静态的。因此我们更习惯与用静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记忆角。把射线记忆成线段,于是两条线段之间的区域也被随之固定下来,便默默的成为了角的一部分,并且是承载着最大记忆存量的主体部分。
之所以有这样的记忆误区是有现实依据与先入为主记忆的。比如,我们会拿着三角板指着某个角说,这就是一个角,指着另一个角说,这也是一个角。又比如,我们指着课桌的一个角说,这也是一个角。这样的实物教学比比皆是,而这些事物都静态而固化的,并且呈现给孩子的主体就是两边之间的部分。而作为角的真正主体顶点与边却是虚拟的,或者说是被边缘化到极致了的。
正是因为,教师与学生都是以静态的思维来认识与理解角的概念与形象,所以两边之间的部分便顺理成章的成为理解角的载体,当然也就第一印象的成为了辨别角的大小的第一依据了。
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到两边是射线,利用动态的思维来理解与记忆角,那么两边之间的部分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区域,当然也就无所谓大或者小了。如此一来也就无法担负衡量角的大小的重任了。同时也就能避免利用边的大小来辨别角的大小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实际上也是我的迷思。并且在我写之前是没有这种想法的,但是写着写着就有这种想法了。就像章勤琼教授所说,人是会有灵感的。只要勤于思考,勤于写作,就会迸发出令自己无法想象的灵感。正所谓心喜方致,怀悦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