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爱”的父母
八月十五中秋节,本是个团圆的日子。有一位姑娘却不得不提前回到工作的城市去了。
她很郁闷 !
因为家里开店的原因,她的父母每天都不在家吃饭,几乎都在外面买着吃。
她对妈妈说:“妈,好不容易过个节,一家人一起在家吃顿饭吧 ! ”可妈妈却说,她是没事找事。
- - - - - - - - - - - - - - -
“令人窒息”的父母
这里,求“吃团圆饭”不得,那边,却有人因为被“强迫一起吃饭”而烦恼。
另一位姑娘说:
早上跟妈妈打电话时,得知她要去外婆家,刚好觉得没事,就主动提出一起过去吃午饭。吃过午饭,带外甥女去外面逛了会,快傍晚了,自己还有事需要先走,不吃晚饭了。
结果包括自己妈妈在内,一大家子人都极力劝说留下吃晚饭。不仅劝说,还有责备的意思。
姑娘也知道,家人们是热情,但这种过分的热情让她很不开心,感到很压力,似乎自己不留下吃晚饭,就是某种错误。
姑娘想不通 : 吃饭本是自愿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这样逼我呢?
︶︿︶ ︶︿︶ ︶︿︶ ︶︿︶ ︶︿︶ ︶︿︶
原生家庭,每个人都不得不去面对。
面对“不能爱”或是“令人窒息”的父母,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既不让自己难受,又不影响家人和睦呢?
01 接纳“他们与我不同”
每个人,之所以是现在这样的TA,都有很深的原因;
每个人,之所以会这么做,背后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想要和常年忙碌的父母,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却遭到拒绝。
或许:在这对做生意的父母心里,赚钱就是比人情重要。
过去的经历告诉他们:不能没有钱。他们曾经经受过因为“没有钱”的惨痛经历。
又或许:这位妈妈是难以“敞开自己”付出爱、接受爱。
因为过去的经历告诉他们:“谈情”是最没有用,最靠不住的,一旦自己付出感情,就好像一个敞开了的贝壳,将任人伤害。因此,他们紧紧地包裹起自己,收起自己所有“柔软”的部分,只留给别人一副坚硬冰冷的壳。他们这样“关闭自己”太久了,以至于即便面对的是自己女儿,也无法做到“敞开自己”,和孩子亲近。
每个人都不同,情况更可能多种多样。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越多,越发现这样一种规律:越是“不可爱”的人,其实越“脆弱”,心里伤得也越深。
我们无需做到全然地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也无需试图去“好心帮助”他们。
但我们可以选择接纳他们的这种状态。因为:这一切不是我们造成的,同时,我们也无力改变。
“痛苦”就好像是沼泽地,越是试图去“粉饰”它,想要逃脱、回避,或是挣扎,反而会让人越陷越深。当你坦然接纳的那一刻,心里的那根纠结的“弦”就松开了。
02 爱TA,就如TA所是
曾经,我也因为一些琐事纠结过。
刚结婚的时候,国庆回先生老家。因为正好学了一道拿手菜“土豆炖猪蹄”着急露一手。当公公爹和我谈论起做法的时候,他不太认同“放糖”这个步骤,因为他们北方人口味偏咸,不喜甜。而我当时,却十分“执着”地认为“拿手菜”就该原汁原味,分毫不差,结果做出来大家吃得都很勉强。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十分可笑。
本来做菜给他们吃,就是要让他们爱吃。做菜要看人,要投其所好,就好像在南方开的北方餐馆,口味都不正宗,是他们不会做得正宗吗?当然不是!可是做得正宗有用吗?当地人不喜欢怎么办?
如今,公婆买了新房子,正在搞装修。先生因为对装修颇有研究,总爱对他们说:这个床要这样摆,那个橱要那样打,淋浴器要用煤气的,太阳能的容易断热水. . . . . .
我也知道他是好心,但我会偷偷地提醒他:那是你爸妈自己要住的房间、要住的房子。怎么装修怎么弄比较舒服、比较顺手,还是得让他们自己拿主意。我们建议了就行。
再说我自己的父母,他们从小节约惯了。即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总爱去批发市场买蔬菜水果,一买买一堆,放在家里吃到最后都不新鲜了,有的甚至都烂了。
其实“新鲜的好吃”“吃新鲜的对身体好”这些道理他们都知道,但是比起便宜,他们宁可愿意舍弃“新鲜”这是他们的选择。我们可以建议,但也要尊重他们的选择。
其实细想,有时候,我们自以为为了父母好,何尝不是对他们不够尊重呢?爱,就要如TA所是,而非我所愿。
03 不认同观点,但“爱”不能断
曾经有一位来访者,她被强势的父母紧紧地控制,甚至于结婚之后,还对他们小家庭的大小事情指指点点,“手”伸得很长。
这位姑娘对父母的感情很深,但当她发现,自己小家庭只要一有风吹草动,自己娘家就要自说自话地横加干涉,便慢慢不再敢和他们有接触。因为不在一个城市,敬而远之倒也相安无事。
但姑娘心里却感觉很孤单。
她渴望与父母亲近,这样的生生“隔离”让她很难过。
父母,因为他们的成长经历,会有与我们不同的想法和观点,我们可以不采纳、不认同,甚至是为了避免发生矛盾,去回避谈论一些问题。然而,和父母之间的“爱”不能断!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根,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们。
爱他们,放下戒备,用彼此感到舒服的方式。
可以关心一下身体,聊一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多听他们说一说、聊一聊,甚至发发牢骚,不评论、不指责,就这么静静地倾听。
很多人不知道,有人愿意“听自己说话”是一件多么让人欣喜与感动的事情了!
04 暂时远离,为了更好地接纳
小时候,我们很弱小,无论身体还是心灵,都需要来自"原生家庭”的呵护与爱。
然而,这世上并没有所谓完美的"原生家庭”。
我们被忽视过、被伤害过;
我们挣扎过,也呐喊过;
带着或多或少的伤痕蹒跚成长起来的我们,如今已经长大。就像一只只羽翼渐丰的小鸡,渐渐不再需要来自母鸡的庇护。
因为在我们身边,有太多可以让我们获得成长、获取能量的方法。“原生家庭”不再是我们内心唯一的力量源泉。
因为曾经被深深伤害。或许现在,你我没有多余的心理能量,可以去理解、接纳自己的父母。
那么,就暂时搁置、暂时远离。
把自己不多的心理能量专注于自我内心的成长与丰盛。等到自己内心的能量上了一个层次的时候,再回过头去看看自己的父母,看看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许,才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想法。
\(^o^)/YES! \(^o^)/YES! \(^o^)/YES!
原生家庭,一个既温暖,又沉重的话题。
而只有当我们能够做到:接纳他们的“不同”,相互尊重,让心底里的“亲情之爱”流淌起来,才能够既享受到亲情的温暖,又保持自我及小家庭的独立。把原先苦苦挣扎的“两难选择”变得轻松、美好。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