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优秀西方文化

我觉得我们应该在继承本国的文化基础上学习优秀的的西方文化。

泱泱华夏,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历史悠深久远,其中的文明更是经久未绝,愈发弥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上,情至深处无言辞,落于笔端即华章。我们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不是只学习西方的文化,忘记本国的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而不是崇洋媚外。

大家对于西方的节日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应该过,有人认为那是别国节日,不应当过。我认为,对待西方一系列节日的正确态度是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即不全盘西化,也不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今天的青少年,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光棍节,却冷落中国传统节日,鲜有人清楚清明节、春节的文化渊源。热衷于学习英语,却难以用汉语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这些现象屡见不鲜,并非国人崇洋媚外,而是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交融中,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缺位,导致了青少年痴迷现代化的西方文化,而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学习西方民主、创新等优秀文化,但是我们更需要在立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学习西方。“保持自己的良好基础,学习先进文化的最新成就,以促进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必要而且是可能的。”只有立足于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广泛认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们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树立文化自觉。因为“民族是一个主体,吸收外来文化要为民族服务,使我们这个民族更加发达兴旺。但是不能丧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不能完全跟着人家学,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在文化演变过程中,既要吸收外来文化,又要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立性,这样文化才能健康地发展。”

《人文清华》采访中,彭林教授还指出:“一个民族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发展,一个民族在文化上不能没有创造而只会抄袭,你有一种你自身的文化能不能再度发煌,就是照样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我们吸收西方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