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有这样一段话:“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意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你不需要去刻意迎合,真实的你,天生本来就足够好。
对太多人来说,孤独是现代生活的悲哀现实,就像网上流行的话来说,“你是人来疯,你是聚会的焦点,你是朋友圈的幽默大王。当人群散去,你又换了另外一面——孤独患者。”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里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这样的存在。
昨天,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一位博友发了一条动态,她写到“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不再那么喜欢呼朋唤友了,不再喜欢讨好和小心翼翼,一切都顺其自然,更愿意重视那些主动联系自己的人,愿意陪伴那些心里真正有自己的人。”
是啊,我们似乎都已经过了耳听感情的年纪,比起为了迎合别人说一些让自己恶心的话,更愿意把时间和真心都留给自己真正喜欢的在乎的人和事。
在我看来,和一群说不上话,不在一个世界的人混在一起,简直是慢性自杀。
你绞尽脑汁融入别人的圈子,却还是显得自己格格不入,倒不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生短短数十年,何不做想你做的,去你想去的地方。
我有一个朋友小楚在开学的时候对美好的大学生活期待满满,于是拼命的报名参加学生会和各大社团,每天跑前顾后忙的团团转,当时打电话告诉我在学校发生的点点滴滴,我还为她感到高兴。
可是最近,她发了很多语音给我,说她很孤独。
可能是宿舍的矛盾、各大社团的聚会给了她很大的冲击,她说已经很努力的在和每一个人打交道了,可为什么朋友越多我越觉得自己被孤立了呢?
在一次学生会组织的聚会上,大家明明玩的很好,可小楚觉得自己没有真正融入其中,明明平时玩的很好的几个部长怎么在聚会上对自己表现出了一种敷衍的姿态。
主席跑来和她聊天说敬她这一年为组织的幸苦付出,主席喝了三杯也要小楚喝三杯,小楚以果汁代酒自罚四杯,主席不高兴说她没意思不给面子,自己直接走开了,小楚一脸无辜自己坐在那里硬是没有和主席再说什么。
还有聚会上的各种尴尬事情和除了工作聊不到边的话题,小楚也不明白这种无形的环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你绞尽脑汁融入别人的圈子,却还是显得自己格格不入。
倒不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个主席并不可爱,但你为了相处融洽,日后却要小心翼翼的说些他爱听的话,你不太认同领导的这次安排,但你为了保住饭碗,却要小心翼翼的领会他的意思,如果每个人都理解你,你要普通成什么样?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做事就要有自己的立场的态度,当然没必要刻意去追赶别人的脚步,我想很多人愿意在群体里行事,除了有参与感和存在感,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安全感。
因为大家在一起,你就不怕迟到,你就不用担心会错过重要的信息,一群人抱团时可以相互取暖,联合对外可以同仇敌忾。
当你盲目地去合群的时候,结果大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两种:要么成为油嘴滑舌左右逢源的社交能手,和谁都能说上话,酒肉朋友一大堆,知心伙伴寥寥无几。
要么成为一个混脸熟的,在哪个群体都能看到你,你插不上几句话,但好像又有点存在感,其实是个小透明。
孤独没什么不好,当你发现你有了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时,你可以健身,养生,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看书,发会儿呆,旅行,这些都是你提升自我的筹码。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谁都无权评价,同时也希望这个社会对每一个独行者有充足的宽容和谅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圈子里,我们互不干涉。
不在任何东西面前失去自我
哪怕是教条
哪怕是别人的眼光
哪怕是爱情
———— /END/ ————
一个人的歌 / 音乐
网络 / 图片
你对慢生活足够热爱吗?
”爱你是我的大举“
晚安,点个赞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