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沟通侠》 Supercommunicators

《超级沟通侠》(暂译)

《正义联盟》中的闪电侠,刚来报导时问了蝙蝠侠一个小白的问题:大概是 ”其他人都各有奇能,你的超能力是啥?” 蝙蝠侠认真的回答”我很有钱”。戏院一片笑声后回想,其实蝙蝠侠也对耶,作为一个地球人(而非身带异能的超人),我们活在钱不是万能没钱就万万不能的世界里,有钱的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了。除了钱之外呢?曾经写过《习惯的力量》的作者 Charles Duhigg 在他的新著《超级沟通侠》(Supercommunicators)(这只是我暂时的翻译,日后以出版社的中译为准)里认为,沟通是当今的其中一种人类可以拥有的超能力。

当我收到这本刚出炉没多久的新书时,连在亚马逊的网评也没有,但我预告这本书将会大卖的。原因是,我们终于来到一个不知道该怎样说话的年代了。 在欧美国家民间的互动里,现在沟通都变得很谨慎。人们怕说错话踩踏到一些种族、性别、宗教,你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等等的议题。相信很多人都被这些话题所困恼着。在号称有言论自由的地方,人们进入到一个 “说也错不说也错” 被卡得死死的荒谬窘境。人类作为一个群体,跟人连接属本能,然而在撕裂的年代里才惊醒于我们更习惯下意识的加剧误解、吵架,最终不相往来。

我们作为一个重视关系的民族,如何跟人更好的连接、维护好的关系,其实一向都是我们文化最重要的一环,但有趣地,在这样文化下也没有发展出特别令人羡慕的超能力出来。因此,我们不得不问,除了每天都在讲话,我们真的懂得真诚地沟通吗?


终于可以超越《关键对话》

《超级沟通侠》引起我的注意,是我留意到此书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几乎将哈佛谈判小组沿用多年的”高难度谈话”沟通话语系统重新包装一遍,将这本背后有极深厚功底的沟通宝典带到更多人面前。关于这一点,我想多说两句。在美国谈有效沟通,能够到宝典的地位,在民间有两套,一是来自哈佛谈判小组的《高难度谈话》,另一套是来是美国西岸的《关键对话》。这两套我会推荐哪一套?由于我自己的背景训练,以及我现在所用的方法论都是来源与哈佛的团队,所以我自然就是会推《高难度谈活》。但说实在,从商业的包装,以及真的更受欢迎来说,这些年来都是《关键对话》的天下。因此,现在能够有一位拥有超级沟通力的作者来将哈佛团队重新包装的这本《超级沟通侠》,我是满心欢喜的!

是的,超级沟通力不是一种人类没可能学会的沟通能力,相反,在这些沟通大师、谈判专家大量的案例与研究下,沟通其实有很多方便法门,让我们一下子可以提升与人连接的深度与信任度。

我喜欢哈佛谈判小组的进路,是因为它够简单,也是《超级沟通侠》整本书维绕的所谓的”三种对话”:

一、What's this really about? (这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二、How do we feel? (我们感觉怎样?)

三、Who are we? (我们是谁?)

就是这三种对话。用我的语言,我会说所有的沟通都离不过 ”故事-情绪-身份认同” 这三件大事。尤其是在艰难的对话里。我如何在一个跟我完全不同观点的人,与我进行争吵的过程中,仍然可以保持好奇的想要了解对方”更为完整”的故事版本呢?这就是第一种对话 ”这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发挥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继而,我如何在争吵中听到自己与对方的情绪,以及这些情绪在背后想要表达些什么呢?《超级沟通侠》的作者,用着他记者身份熟练的笔技,花了不少的篇幅在第二种 ”情绪的对话” 里。在作者的笔下很能抓住读者(如我)的情绪,对这个篇节产生共鸣。

但作为人,如果我们愿意细听一下自己(与他人)的发言,都是时时刻刻都在向外表达着 ”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人”。知道自己是谁,也就知道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么,重视的价值观会是什么,也更清楚知道自己在对话中的情绪是来自哪里。我自己认为第三种对话是最为抽象,也是整个高难度对话中最有力量的部分。当我们知道我们共享着彼此身份中的哪些部分或经历,我们也就有可能可以找到彼此共同的关怀。

在哈佛团队里,会称这三种对话为 ”相互学习” 的对话 (mutual leanring conversations)。它背后其实有一层更深的操作原理,也就是我在自己教的 VIA 课里不断强调的 M2精神。虽然 M2 并不是《超级沟通侠》的主要讨论,但如果以上三种对话 ,缺了 M2 背后所倡导的开放性。以上的强大的技艺也只能留在术的层面。你的对手有可能会被你这些所谓的超能力所摆布了,但若然对话之间少了一份真诚与开放,最终对方也会知道其实你也只是一直用语言艺术来操控他人。长期人们是不会因此而就范的。《超级沟通侠》里的超能力,是让我们与真正重视的伙伴走一条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远路。


最后,这三种创造“相互学习”的对话,背后有一个少有人为意的连接。这三种对话,是可以直接连接到在国内非常有名的 U-型理论里的三层开放(three opennings)。奥托在创见 U-型理论时,强调人世间的所有重大的深层变革,几乎都必然地经过三个不同层次的打开:第一层是开放头脑(open mind),第二层是开放心灵(open heart),最后也是最深的一层开放是开放心执(open will)。如果我们回看《超级沟通侠》里的三种对话,第一种对话其实就是一种关于新视角的开放 ”这里到底是什么一回事?”,也就是开放头脑的动作;有了这份开放后,我们然后再进行第二层关于心灵上的开放,也就是高难度谈话中关于情绪的部分 ”我们的情绪是什么?”;当以上都松动了,打开了,也就为最深一个层次的打开做好了准备了,也就是心执上的放不下,也就是我自己如何看我自己 ”我是谁?”的讨论了。

我想要说,有了 U-型理论的托底,《超级沟通侠》整本书,以及它所带来非常浅白好用的三种对话,多了一份立体感了。因此,这本书可以带给人的,也不仅仅是一种超级的沟通力,它也为我们带来意识进化与成长的可能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