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为自己思考》第十二章感悟
我特别想朗读书中241页的句子,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其中有句话是“我们抓牢不放的东西会定义我们,也会限制我们” 。这让我不禁反思,得留意自己每天紧抓不舍的事物。就像今天,我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这种想法就像一个无形的框,限制着我,导致做事时也会有这种 “还不够” 的感觉。
书里还提到 “树皮颜色变了之后,我们有选择”。面对变化,我们可以选择在恐惧中退缩,死守着旧有模式,徒劳地期待它能再次奏效;也可以像甩脱旧皮肤一样,放下对未来计划的过度执着,好好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源。这就像打牌,与其总幻想抓到好牌,不如把手里的牌打好。毕竟,生命就像一场舞蹈,没人能提前编排好一切。
在实际生活中,我对此有深刻体会。今天我做事时特别着急,在准备行动的那一刻,我察觉到了自己的焦虑情绪。这时候,我面临着选择,如果没有及时意识到这种情绪,它就会主导我的行为,让我被情绪牵着走。但多亏了早上共读时,从《一念之转》里学到 “爱眼前正在或要做的事情” 这个理念,我尝试践行。下午我着急完成一项任务,周围还有孩子嘈杂的声音,可我意识到着急无济于事,便告诉自己,这件事是帮助我成长的契机,我要专注去做。就这样,我顺利完成了任务。
到了傍晚,因为之前的忙碌和紧张,我感到很疲惫,面对新的任务时,心里很抵触。但我再次提醒自己,要爱眼前正在做的事,专注于手指的动作,最终克服了疲惫。
回顾这一天,从早上到现在的共读,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这本书,建立了新的信念。就像丁平老师说的 “先说行”,先有积极尝试的态度,再去体验做事的结果,而不是陷入对结果的担忧和想象中。要是发现自己陷入情绪里,就通过呼吸让自己平静,专注于当下。
我还读到一句话:“你最稀缺的资源不是时间或金钱,而是注意力。” 确实,我们一次只能专注一件事,它的价值不可估量。当我全身心投入阅读时,内心特别平静、美好,充满幸福感和自由感。可一旦开始焦虑接下来要做的事,负面情绪就会涌上来。所以,专注当下,我们才能体会到那些最值得铭记的时刻,这些时刻往往不是刻意规划出来的,而是在我们放松心态,拥抱未知时自然出现的。
今天,“松弛”“活在当下”“专注当下感受且不评判” 这些理念一直贯穿在我的思考和行动中,希望也能给大家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