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不仅在于篇幅相比于我的习惯写作篇幅要长,还在于更多的变量。
虽然我写过几篇古风或者类似古风,但这篇其实是更偏向志怪一类去写的。既然这样写,还是要在于把一些古典的细节去尽量弄好。
为完成这一点我选择查阅资料,从一些事物的叫法,称谓,地理位置,一些传统内容等等,尽管呈现在读者面前是特别容易一带而过的话,但是这呈现出了古典氛围,在我看来这是效果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当然,这一点是愿意花时间写作的人所必须的一件事。
然后是文章结构,经过大量实践告诉我,这一种由短片段拼接而形成大篇章的写作形式对我而言有些难驾驭。
最近的一篇是山不转。
这种类型的文章一打开就会劝退一部分读者,然后情节的断层会使人很难短时间明白故事大框架,必须读下去才能看懂,期间还需要自己整合。
本篇主要由三条大线搭建的框架,最后三线合一。
我个人认为流畅度比山不转好一点,因为这次我采用景象相似的够景方法,比如刘景深夜听到敲门,下一段张丈川师徒推开门。刘景他们刚吃晚饭,张丈川他们天色黄昏……
希望这样能好一点。
第三是老生常谈的东西,就是主题,这个不用赘述,但是需要提及,因为我觉得文章是应该有内容的,我觉得我把一点点看法写进去了。
第四是遗憾,文章总要删减,我删掉了一部分情节和描写,因为加上的话文章逻辑不通。所以余下了一千多字的实实在在的内容,留给以后的古风吧。。。
第五,科目三也挺难的,我这几天又黑了。
(哭T﹏T)
总要有雨天,这是人生。那么雨天时谁会在你身边?你又渴望在谁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