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参观了两所西安的学校,对我的触动很大,回程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样教育?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教育?喜欢的一定是需要的吗?需要的一定会喜欢吗?
来到凤园已经一年,初来时,就惊叹于李校长的教育理念,她在凤园所做的一切,无论是教室门口的小鱼缸,还是课程基地的建设,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去思考、去实施,在凤园随时能看到孩子们和校长热情的问候、大方的熊抱,我每每感叹,这真是一个爱孩子、爱教育的校长!
今天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我回悟了近一年在凤园的教学过程。其实李校长在平时一直在给我们讲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以孩子的视角去思考 。张老师课件中每张照片上都有孩子们的笑脸,呈现了很多孩子们的精美作品,他们不仅在快乐的学习,还在传承着我们的传统文化。
看到这些我才发现,我对“学为中心”的理解与实践还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所谓“不需要教”即达到研究上的“自由”,人类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应当只有“施”,或者只有“受”,学生的研究是在求学,教师在这当中应当有一个责任,那就是启发、引导学生,达到一个辅助的作用。由此看来,在课堂上我们着实不应该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生搬硬套,我们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多元创新的教学方式去培养、去引导学生,使书本知识活起来。
低年级是培养学习兴趣重要阶段,兴趣是促进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面对新的知识点,如果没有兴趣或者兴趣不够,即使教育方法再好也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兴趣不足会使孩子们对学习逐渐产生反感,最终可能会导致学习的失败和拖延。因此,在低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必须充分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并通过开展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从而激活孩子们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今后的课堂 ,我就要转变固有的课堂模式,在教学设计时,要多关注他们的兴趣与爱好,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学习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使他们充满求知的渴望感。
假期里,孩子们会时不时跟我说想我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真诚,更加能确定是,凤宝们在凤园是快乐的,他们喜欢凤园老师,喜欢凤园的花草,喜欢凤园的……而我想从让孩子们真正喜欢我的课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