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诗 |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

楚泽雪初霁,楚城春欲归。

清淮变寒色,远树含清晖。

原野已多思,风霜潜减威。

与春同旅雁,北向刷毛衣。

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白居易的好“基友”。

前回已经多次介绍过,刘禹锡也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一位古代文人,其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是中小学课本里的必背诗词。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贞元九年(793)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传世。

先说这一些知识点,岁杪[miǎo](拉拉藤差点读作 chao),年末、年底意思。

还有个“刷毛衣”,乍读有些诧异,古代也有毛衣了吗?谬也!这里的“刷毛衣”,原指鸟类以喙剔抉羽毛使整洁。

诗中本意指与春天一同旅行的大雁,清理羽毛,做好北归的准备。如果联想到“呈乐天”,拉拉藤窃以为还有“冬天”已到尽头,“春天”已经不远,咱们也可以重回朝堂的意思。

再说话这对好“基友”。刘禹锡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两人接班游历了扬州、楚州等地。在楚州,两人在开元寺的枸杞井旁出席了文坛峰会。在扬州,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则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由此可见两人如胶似漆的友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