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是中午1点多了,热情好客的瑶族同胞早已在必背口村宽阔的平地上摆起长长的桌子,请我们品尝瑶家独具特色的“长桌宴”。只见众多瑶族同胞在摆放碗筷,搬动长凳矮凳,长长的桌子上摆满大小不一的盆碟,盆碟里盛满了各式各样的特色瑶族美食。望着色香味俱全的竹筒饭、爽口不腻的瑶家烟熏腊肉、瑶家自磨白白嫩嫩的水豆腐、瑶家妈古(瑶语)亲自舂香甜嫩滑的糯米糍粑,清澈溪水里自产的山坑螺,青葱欲滴的野芹菜……
我们一行人垂涎欲滴,在村长的一声招呼下,大家拿起碗筷狼吞虎咽起来,吃着笑着,溢满欢声笑语。席间,有穿着别具一格瑶族服饰的美丽瑶家姑娘,穿梭其间不停给我们斟瑶家自酿的苦爽酒,邀我们举杯畅饮。我品尝着一块猪皮乌黑油亮,肥肉橙黄透明,瘦肉褐红精致,但入口肥而不腻的瑶家烟熏腊肉,还不忘抓紧询问坐在我旁边的瑶族拉高:“这道美味是怎么做出来的?”
他热情地向我介绍说:“瑶家人自己养的大肥猪,过年前宰了,腊肉腌制好后,收拢置于火塘或灶口上方,靠灶头上长年不熄的烟火熏烤,天长日久腊肉质地变得坚硬,即大功告成,随时可以取下食用。”美食、美酒、加上盛情,我们一起感受了这场充满瑶族特色的“长桌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