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天极冷。
与老公帯俩儿子去浴场泡泡澡。洗好澡后在包间小憩。隔壁包间,传来一个男人与一个小男人的声音。
“你这么不听话,一直看一直看动画片,看爸爸还以后还带不带你出来!”
儿子嘤嘤而泣。
“再哭!还哭!马上给我停掉!”
儿子哭得越发厉害,父亲继续怒吼,恶狠狠地“啪”一声关了电视,拽着儿子作势要回家。儿子更加哭得撕心裂肺……
隔壁的我和老公相视一笑,好似我们育儿路上的情景再见。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多时候与老公之间的争端皆由孩子而起。
很多时候是这样子的,比如:当我忙碌的时候,孩子吵着马上要去楼下骑自行车,我说现在不行,孩子马上哇哇哇大哭,老公听的烦躁,于是对着孩子开骂,孩子哭得稀里哗啦,老公骂的脸红脖子粗,哭厉害了还会动下粗。看他动粗,我护犊心切,也控制不住自己,与老公对喊了起来,场面完全失控。儿子哭,老公怒,我也暗自伤心甚至垂泪。
后来,慢慢慢慢我学会了对付孩子的“招数”--甜言蜜语。
一次去看电影路上,3岁的小儿子用脚踢老公爱车后座。性格急躁的老公说了两遍,无效。遂大怒。于是威胁加恐吓,说:“再不听话,不去看电影了,马上回家。”
儿子哭了,说:“爸爸又骂我又骂我。”看着气氛不对,我马上和颜悦色对儿子说:“宝宝,你今天晚上是很想看电影的对吗?”宝宝安静了下来,并轻轻点了点头。“那么,只要宝宝只要不踢爸爸车就可以去了,你可以做的到的,对吗。”
宝宝狠狠地点头。
剑拔弩张没了,局面瞬间扭转,一个美好的夜晚就此保住。
从此以后,三岁的小儿子玩滑滑梯玩得乐不思蜀时,我就会问他:“滑滑梯好好玩,你想多玩一会儿对吗?”儿子毫无疑问地点头,我又循循善诱:“那么你想现在回去还是三分钟后回去?”儿子毫无异议地说三分钟后回,于是手机调至计时器,到点儿子自动过来说:“妈妈好了,时间到了,我是个说话算话的好孩子,我们回家吧。”
七岁的大儿子也会犯拧,这招对他尤其有效。下学一回家,准备看电视,也斥责过他:“你这孩子怎么回事,一回来就想看电视!知不知道学习最重要!真是的。”然后儿子心不甘情不愿地一步三回头看着电视,嘴里嘀咕着对妈妈的不满,带着一肚子气写作业去了。看着他这样子,我气不打一处好,又唠叨上了。
可现在,大儿子一回到家,我马上迎上去说:“宝贝今天累了吧?坐下来休息下。等会把作业认真完成后,妈妈就奖励你看一小时电视,好不好?”儿子脸色瞬间一亮,直呼:“好!妈妈万岁!”马上兴高采烈去写作业。而且还保质保量。
父、母本是一个未经培训就上岗的职业,我们还为准备好就仓促上阵。经过最初初为人母(父)的激动人心的甜蜜时刻,宝宝吃喝拉撒让我们手忙脚乱。我们把宝贝当作自己身上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去疼爱,无比怜惜。
可当小小人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处处表现出自我意识,与父母唱反调,也会让我们头疼不己。我们会要求他听话,要求他乖,要求他顺从,如果他表现出反抗、表示出不从、发脾气,我们就会对他们威胁加恐吓。
可我们却独独忘了,要尊重他,就像尊重身边任何一个人一样。
不如,认可他、接受他,然后用“甜言蜜语”温暖他/她,相信这样教导出来的孩子一定是个有温度的孩子,会和父母有一个最好的亲子关系。
“甜言蜜语”,给孩子一个从容不迫的童年,给我们一个情意浓浓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