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好奇心,保持把事情弄明白的兴趣。每日,每月,每年,以求寸进。——2021年趁早手册2月5日
2月的第一周在忙忙碌碌中结束。周五,同事照例梳理了办公室的一周工作小结。这是新领导对大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每个部门一周结束时都要条目式梳理一周工作内容。我觉得这样挺好,对每一周的工作内容有个梳理和小结,对我们写月度工作小结也非常有帮助。之前在每个月底总结月度工作的时候,总要回忆一番,再和同事们手上的工作对照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现在有了周总结,对于我做月总结实在是太有帮助了。
本职工作可以提升个人成长,而个人成长又可以促进本职工作。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人与工作是互相促进、互相滋养的。我在业余学习到的东西,可以帮助提升本职工作,而职业训练也给我带来了滋养。借鉴工作中的一周工作小结,我也打算每周对自己的个人成长写一个小总结,让匆匆赶路的时间停下来,回头看看,低头想想,为了更好地抬头向前。
回顾这一周,写作计划顺利推进,周一写了月度计划,周二到周四写了2篇课程心得和1篇读书感想,今天周五写一个周小结,5天写了9556字,工作日内的日更计划完成。
桌上的趁早手册翻到了2月5日,今天的趁早语录是:保持好奇心,保持把事情弄明白的兴趣。每日,每月,每年,以求寸进。
当有了一个重要的目标要去达成,在努力向目标靠近的过程中,会看到很多提示,帮助和鼓励自己一步一步朝着目标迈进。
1.呵护你的好奇心
对于一个想在写作上有所精进的写作业余爱好者来说,对世界充满好奇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对世界充满好奇,不对自身的成长充满好奇,不对这个世界如何运转、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人事物怎样前进充满好奇,我们就不会去问问题,就不会有疑惑,也就不会去学习、探索,那也就谈不上发现和收获。
写下来是整个探索、发现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或者说方法、工具。
因为,如果问题放在心里,也许转眼就忘了,一瞬就过了,毕竟每天缠绕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有了一个好奇的点,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也许,一时半会我们解答不了;也许,暂时没有时间去给出答案。但是,没有关系,我们记下来了,就好像做了一个标记,打了一个记号。这样,在突然的某天,在回过头梳理的某天,我们还记得,自己曾经问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曾这样保护了自己的好奇心,让在简书的未完成文章里、在笔记本的一个待办清单里、在电脑的某一个文档里、在印象笔记的某一个条目里扎下了根,并等待何时的时机发芽。
然后,也许在某一天,我们想让这个好奇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了。书写,又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找来的答案、写下悟出的道理、分析探索的心得。书写、记录,让好奇心好好被保护起来,并开启了一段探索之路,在成长的道路上开一朵新的小花。
2.为自己日日精进
写作和任何一门一技之长的培养一样,都需要细水长流、日日精进。停下一天,也许不是问题,但是停下三五日,就会停下一周半月,接着就没有了然后。
“精进”一词,原来来源于佛家。“纯而不杂谓之精”,我理解这个纯指的是心境上的纯粹,也就是不带着其他目的,不附加其他条件的“精”。在一件事情上追求精进,首先就要做到,不带杂念。比如,写作,就是为了书写、为了记录、为了抒发、为了辨析,而不是为了钱、为了名利;比如,画画,就是为了用色彩记录,为了发现美、体会美、欣赏美、成为美,也不是为了一画成名、价值连城;比如,读书,就是为了了解世界、探索未知,为了欣赏语言的美好,或者仅仅就是享受阅读的当下,而不是为了年读100本书的炫耀,或是任何附加在读书上面的名利的渴望。
如此,带着纯然、纯净、纯粹的心去写作、去画画、去读书……每日修心、修行、功课、作业,才能达到所谓的“进”。
而我原本理解的“精”的含义,仅仅就是在精华、精通的层面。也就是要专精,即,在一个专业、一个方向上扎根、努力,向善向上,以求进步。而加上了“纯而不杂谓之精”的这层意思,我想我对精的理解又更进、更深了一步。
按照佛家的解释,“精进”与“无贪、无嗔、无痴”这三善根合在一起,就叫作“不放逸”,也就是过有规律的生活。
那写作来说,不也是需要过有规律的生活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于向在写作上有所精进的人来说,那就是有点放逸了。任何事、任何学问要想有所收获,获得真正的乐趣,都不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就可以达到的。必须不断地练习、学习、复习,才能在一天连着一天,一日接着一日的“精”的状态中,达到“进”的境界。
所以,日更不能断,思考不能断,学习不能断,读书不能断,反思不能断……如此,可达精进。
3.不着急,有耐心,每一寸都很珍贵
今天的趁早语录,就告诉我,要每日、每月、每年,以求寸进。是呀,我们常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可能忽略了,这“百尺竿”也是一寸一寸长出来的。
据说,竹笋从地底下冒出来之前,需要在黑暗中生长4年时间,长成一段3厘米长的小笋,也就差不多一寸长。
而当到了第5年,就迎来了所谓势如破竹的日子,每天可以以30厘米,也就差不多9寸的速度疯狂生长。一个半月,就可以长到15米长,也就是差不多有4层楼那么高,这个时候就是差不多450寸。
从4年1寸,到1天9寸,再到45天450寸,竹子的生长过程可以给我们太多生命的提示。
有多少人,因为熬不住4年只长1寸的至暗时刻,而放弃了梦想,放弃了自我成长,于是也就等不到梦想破图而出的时刻,不能见到梦想被太阳照耀的时刻,自然也就无法感受到日进九寸、月长百寸的质变带来的丰盛。
所以,不要着急,保持耐心,让自己在梦想的土壤中静静扎根,像竹子一样,默默地把根系在地底下延伸开去、蔓延出去、铺展开来,全方位地吸收所能汲取到的一切养分,静静等待破土见光的那一天的到来。
无戒学堂日更第3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