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致远文艺


【文·艾冰台】

小时候呀呀学语时就和祖父母呆在一起,每天入睡前,祖母总会说一些戏文故事伴我入眠。这些戏文故事和小学时学的那些课文完全不同,都是一些古代才子佳人亦或是英雄好汉的情节桥段,那些才子的文韬武略总是令人啧啧称奇。而祖父呢,虽然是五音不全,但在干农活时总喜欢哼一些当地民谣,现在都已经听不见也没有多少人能听懂的民谣。民谣讲的都是一些农家苦难的岁月,但或许就是因为这个从小无意间的教育,给我心里种下了文艺的苗子。尤其是祖父哼唱的那些民谣,至今竟然还记得一些,从小也知道什么是押韵,什么是连贯。

虽然很喜欢文科,可在上大学报考志愿时不得已考了理工科,但对于文字的喜欢从没有落下。从初二开始学会了记日记,记日记的起因不是什么为了提高写作文之类那么高大上的理由,就是感觉受了委屈,受到父母不公正的对待,竟然也让我开始学会记录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一个不经意间的举措,竟然成了我一个良好的习惯,从记录委屈为主的日记到高中,到大学一直到研究生,几乎贯穿自己的整个求学阶段都给记录下来,十多年的日记记录也养成了每天都要写点东西的习惯。

每次搬家都舍不得扔掉那近二十本大小不一的日记本,都会把它们放在一个自己能看得见的柜子里。闲暇偶尔也会打开那尘封的日记,看着自己从玩笑到真实的过渡,字里行间都能感觉到当初自己的心情,在自己脑海里还能回忆起当初的场景,这或许也是文字的魅力。每次同学聚会,随口说起的一些故事,同学们都会感到神奇,惊叹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竟然都还记得。

虽然写了那么多年的日记,虽然也曾在日记里写过一些不成样的诗词,权且认为是诗词的文字吧。但对于平仄、格律压根就没怎么考虑,只是考虑了按照现在的拼音的所谓的押韵,至于什么是平水韵,虽然听说过,但没有很好的研究过。

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同事的撺掇下,神使鬼差地加入了致远文艺,才认识到交大原来很文艺,不像外人所认为的理工男那样刻板理性,这里原来有另一方天地。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了爱好文艺人士的熏陶,自己对于诗词的感觉似乎也慢慢增长了。开始对于什么是平水韵,什么是词林正韵等等书籍开始翻看,说来惭愧,这些书自己早就买了,竟然束之高阁吃灰,真是作孽。

在这里有良师益友,褚大侠的诗风简约而深远,有点像王摩诘的文风;杨老师的现代诗总会让人在心底想起些什么,有时读着会默默流泪;张老师的诗歌妥妥的科班底子但又不失文韵悠远;周老师、狄老师的每日一诗或每日一词,只能让人膜拜……协会里才子佳人太多,我每天看着群里的诗词心中暗自窃喜。

自己也学着写诗词,借助于词心诗境软件,开始慢慢学着写诗填词,遇到困难向各位老师请教。尤其对于入声字的疑问曾向褚老师请教,才知道对于我们吴方言来说,这个入声字不是难事,只要用自己的方言说一下,一般就能区分是不是入声字。为了学好诗词,也曾在B站上听了南大教授王步高的诗词课,感觉也是受益匪浅。

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学了点诗词就开始手痒,在自己所讲的化学课上开始操作。每次新生上课的绪论课,就会有定场诗,最后一节课也会有告别词。也曾经想把化学的知识点融入这古诗词,但是尝试几次总感觉没有诗的味道,就此作罢。这也是参加致远文艺给我的最大收获吧。下面略选几首不成样的诗词吧。

学海书山不畏难,

卧薪尝胆几多年。

三更灯火寻常事,

二月春风独自寒。

父母殷殷关切重,

严师处处照应全。

而今迈步从头越,

砥砺前行美梦圆。


御街行·贺新生

  金秋桂月幽香久。

  夜寂静,频回首。

  遨游书海几多年,灯火三更安守。

  天天做卷,周周评测,题海行舟受。

  窗前雨雪轮回瘦。

  遂夙愿,龙门走。

  同德湖畔影常留,荷叶田田知否。

  雏鹰展翅,搏击风浪,看我英姿抖。


鹧鸪天·送别

學海寻舟我独行,書山斬棘苦三更。

桂香曾经熏衣袖,楓落无辜冷月明。

离别后,踏征程。辉煌锦绣总相迎。

莫怨鴻雁春歸晚,雾鎖梧桐雪後晴。


西江月·送别

遙看滿園蕭瑟,悄然已是寒冬。

思源湖畔有缘逢,知遇零零總總。

傳道当然心累,如今也已從容。

瑞雲映照現霞彤,裁取一片相送。


2022.7.15

沪上  北风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拈一朵诗花,呷一口词香 ——赏析《后宫·甄嬛传》中13条经典名句 《后宫·甄嬛传》的原著作者流潋紫对古诗词颇有研究...
    步鹿狐阅读 2,432评论 0 1
  • 1.这个世道,让我们都活成了诗人,谁人不对生活的认知入骨三分。 —津门才女文案 2.戏子当街,无人笑娼 戏子当街意...
    津门才女阅读 1,870评论 1 3
  • 这个题目是互文,意思是为“诗”和“文”正“名”和“义”。 为什么起这么个题目?因为很多年以来,“诗”和“文”的概念...
    悦读生活阅读 2,801评论 0 8
  • 倘若提起艺苑那还要比世外桃源的意境还深邃,幽雅哩!我带大家一同迈进艺苑,领略一下柳陌花庭,湖影仙舟,雨声雪絮,鱼游...
    ZZ585阅读 301评论 0 0
  • 更多吟诵专业资料请点这里﹤﹤﹤ 吟诵的规则初探 文/徐健顺 吟诵虽然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但是一直属于口头文化,兼之...
    吟诵之家阅读 3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