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自己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愚

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聪明人,尤其是很多人在一起聊天时,我都听不懂他们弦外之音。

这个时候,我不是处于迷糊状态,就是在一旁傻乐。

这种感觉尤其在看书的时候,尤为明显,越看越觉得自己无知。

世间的智慧千千万万的,一个人绝不会因为看了很多书,就能把天下的智慧全部尽收脑中。

但是我依然相信,看书可以治愚,对,就是愚蠢的愚。

每当我反思,一些自己处理的不够妥当的事情时,以及事后看来是交智商税的事情时,我就感觉自己太愚蠢。

介于这一点,今天我翻开了这本猫叔推荐的《智慧书》。

书的内容和名字一样,就是让读书的人更有智慧,太适合我这种缺乏智慧的人阅读了。

这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识人观事、审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事智慧和策略。

随便翻看了几页,就发现这本书提供的建议或建议,很多在其他地方都看过。

这是为什么?

因为世面上很多书都属于,三手或者四手书,甚至更多。

什么叫三手四手书,就是作者做前人的思想,或者书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话再说一遍。

这就是为什么我看《智慧书》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有熟悉感的原因。

这就要求我们,尽量看源头书。

书中有一个片段,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它的小标题叫《慢且稳》:

慢且稳。做事妥帖,就相当于做的快。如只想速快,则可能速败。凡永恒之事,必有持续之力才能达到。只有卓尔不群才有价值,只有真正的成功才能长久,只有深邃的智慧才能令你声名不朽。价值高,则成本高,金属亦然,最贵重的,分量也最重。

当我看完这段话时,我的头脑中就能发散出,很多关于慢和稳的话题。

其中有一点是,关于投资变富这件事情,很多人都问巴菲特投资秘诀,巴菲特说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办法和他一样富有,是因为人们没有办法接受自己慢慢变富。

巴菲特90%的财富,都是在他50岁之后积累的。

还有就是,大家提倡的长期主义,很多事情你只有,持续做,才会有收获,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这是复利的结果。

慢且稳,慢点没有关系,但你不能原地踏步,慢慢的往前走,总有一天能走到。

关于快慢的问题,还让我想起,之前看过一篇,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的董事长,华杉的采访。

他说自己做企业的经营使命,就是让企业少走弯路,让企业少犯错误。

在他看来,最高的效率就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就是不退步。

这是不是与《智慧书》中的这个慢且稳很相似,要做事妥帖,就相当于做的快。

叔本华,这样评价这本书,这样的书仅仅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他是一位终身伴侣。

尼采,这样评价这本书,《智慧书》中所昭示的人生经验,直至今日仍能显示出无人能比的智慧与颖悟。

从这本书的推荐人,就能看出来这本书不简单。

这本书特别薄,也很便宜,它一共不到200页,但是我一直都认为大道至简,它是每一个小节,读起来都通俗易懂。

看似每个点,你都知道,又不知道。

知道是因为,你一定听过这些道理,不知道是因为,这些智慧箴言,你只停留在了知道的层面,而没有亲自去实践。

说到这里,我还想用猫叔的话结尾,用,才是更好的读。

说的通俗点,如果世界上有成仙手册,送到你的手中,如果你照着练习,也无法成仙。

理就是这么个理,关键还是看你怎么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平时对我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手机,有时候记录点东西别人以为你玩手机呢,孩子也同样问过我,后来我就学着写在本子上,记...
    幸福满满_108f阅读 200评论 0 0
  • -- “报告deadline是什么时候?”“忘了,查下群记录吧” -- “上节课讲了什么内容?”“忘了,看下老师的...
    类猿人阅读 374评论 0 0
  • 老狗先生是个很奇怪的人。当我们生活环境没有任何改变的时候,我让他做事,他大多是抱怨着去做,有时还要跟我讲条件。甚至...
    红色小恐龙阅读 443评论 0 4
  • 抗癌食物 食物可以催化癌症,也可以抑制癌症,只看人们的选择和取舍。 管理世界上最大的从事癌症生物学研究的分子实验的...
    芷兮777阅读 297评论 0 0
  • 现在出国旅游,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在朋友圈,也经常看到。经常有人晒出国旅游的照片,对于旅行的目的地。不少人,会先从...
    静学日语阅读 6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