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理想的教育有多远――读书复盘

现实:

这学期我的工作地方换到了小学,按照领导的要求孩子们要遵守规则:规规矩矩坐好上课,安安静静排队行走,对孩子是各种要求……迫于压力,一贯想给予孩子自由的我不得不三令五申地训练孩子,对于领导几次的“善意提醒”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觉得是自己错了吗?

今天看了《夏山学校》,知道不是我错了,而是我们整个社会、整个教育都错了!

难道我们还要把充满无限想象和创造力的孩子,扼杀在各种各样的要求里吗?难道我们还要把原本快快乐乐的孩子教育成忧郁的孩子吗?难道还要让我们的下一代重蹈覆辙,继续我们的失败吗?

我们离真正的教育有多远?又有谁真正关心过这个问题?

夏山学校,我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梳理它的理念,我感触最深的一一罗列于此。

001夏山学校的最大优点:培养未被恐惧与仇恨摧毁的健康自由的孩子。

哪个家长、老师敢说自己的孩子、学生未被吓唬过,那个成人又可以说自己的孩子是真正自由的呢?我们的孩子被要求必须和人打招呼,仅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孩子不自由。

002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

有多少的中小学是这样呢?可以说几乎没有,都是学生在被学校要求,被学校约束。我们借由要给到孩子知识、教育这样高大上的理由,忽悠着不懂事的孩子和不了解教育的家长。

003孩子生来是聪明的、现实的,如果成人不给他约束他就会尽可能地发展他的潜能。

我们不相信孩子是善的,我们也不相信孩子有能力成长,我们总是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想要拯救我们的孩子,可是我们越拯救抑郁、跳楼的孩子越多。

004上课自由

哪个学校允许孩子不去上课,甚至长达几年、十几年的不去上课,谁的心里承受能力有这么大,尼尔可以,可是大多数人不可以,因为我们内心的焦虑太多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太多了。

005有趣的考试

说说他们在哪里:马德里、星期四群岛、昨天、爱、民族、仇恨、我的老虎钳。

说出下列词的含义:hand  brass。

把《哈姆雷特》里面的To be or not  to  be翻译成夏山的儿童用语。

这样的考试成人也会有兴趣,更何况儿童呢?谁又能说这样的学习没有用呢?

006师生平等

学生一律称呼老师的名字,老师没有权威,校长也会听从一个孩子的指令离开孩子不愿他呆在的地方……这需要何等地坦荡才能做到呀?曾经我的学生们可以直呼我的名字,当我会因此遭到其他老是的嘲笑,觉得我的学生不尊敬我。

007上午上课,下午自由游戏

我们是晚上熬夜的学习。

008一对一的个别谈话。

校长尼尔会给孩子一对一的个别谈话,有一项谈话内容:分别给自己的以下几项打分,长相、头脑、勇敢、忠实、音乐、手工、仇恨、玩游戏、合群、愚蠢。这是从小教孩子自我认识评价呀!当我看到这里还给自己打了打分,个别项目实在得分不高,比如玩游戏,我几乎是“乖孩子”长大的,不会玩。如果我小时候曾有有这样的自我评价的话,我是否能去调整呢?

009自治大会

学校由孩子们商量管理,每周日开学校大会讨论规则、惩罚等,由孩子来组织。我深知这样的完全让孩子去做的方法,会最大限度的鼓舞孩子的内驱力,自己制定出来的规则不遵守也不行,而且有那么多眼睛盯着的!而且这样的活动,对孩子的能力提高是很有用的!不言而喻,就不再赘述了!

010现代文明的罪恶可以说是不给孩子足够的游戏时间。

承认儿童时代是游戏的时代是天经地义的事。看到这里我无比激动,我们过早的把孩子和游戏分开,不让他们动手,过早地进入课本的学习。试问小学高年级、中学生们他们游戏的时间有多少?(不是电脑游戏)

011孩子是天生的演员

每周有一天是戏剧表演,而且表演的剧本、服装、背景等都是孩子一手设计,我倒是很希望带着孩子们试一试。

012正确认识性

《夏山学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是正确认识性,性器官如同我们的眼睛鼻子一样,不需要我们遮掩、鄙视它,我们应以平和的态度对待性,否则很多孩子的问题就是由性压制而产生的!仔细想想,我们何尝不是谈“性”色变呢?

书中有很多以孩子为本的案例和作法,让人很受触动。曾经日本巴学园的小林宗作校长让我对他的高尚的品德感动地流泪满面,而尼尔校长是一个幽默的、睿智的校长,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好在现在我知道中国有一个巴学园,李跃儿老师创办的,它的前世今生应该就是以夏山学校为原型的,而我最大的梦想也是办一所真正以幼儿为本的学校,那样我是不是离理想的教育更进了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