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高度是指我们生活中体验到的情绪波动,它有高潮和低潮;幸福的深度则指我们内心深处的基本幸福感。比如,“忙碌奔波型”的人在成功后,其喜悦是短暂的,但这不会影响他们整体的幸福指数。幸福的深度就像是树根,提供养分,是生命的支柱。幸福的高度则像是树叶,美丽而有魅力,但生命却是短暂的,会随着季节的改变直至枯萎。许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常常发问:幸福的深度是否能改变?若要拥有终极财富是不是会经历一些波折。虽然先天因素对幸福感有一些影响(有些人天生就比较积极,有些人则比较悲观),但我们的基因只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设定值。在回顾与幸福有关的文献时,桑娅·吕波密斯基、谢尔登和戴维·施卡德认为人类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基因当然是没法控制的,我们对于外部环境也没有太多的掌控权,但在行为和练习上我们则拥有决策的力量。按吕波密斯基所解释的,这个因素是“增强幸福感的最大因素”。追求有意义和快乐的事,可以明显地增强我们的幸福感。
关于如何提升幸福的深度本书没有完整的答案,但肯定回答出了一部分——将注意力从追求物质和名利转向追求终极财富的人,绝对可以提升他们幸福的深度;同时,追求当下和未来收益的人,长此以往也肯定会越来越幸福。在有限的时间里,其实蕴藏了很多幸福的潜力,以及拓展充实生命的可能性,如果能善加利用,时间就会成为幸福的看护者。我们追求幸福的努力应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不断收获和成长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的幸福是无限的。在追求既有快乐又有意义的工作、学业和情感时,我们只会更加幸福,这种经历不是树叶般短暂的美丽,而是根深蒂固的永恒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