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渴望独处,独处时却又害怕孤独

      记不得在哪里看到一句话“在热闹处渴望独处,在独处时又害怕孤独”。记得有很多人在下面评论,说自己也是这样。还有一个排名表,赫然该症状之首就是我的星座。

      我没评论,但是我知道。我也是这样,从很小开始。小时候父母管我很少,经常把我圈在家里,所以,从小我总是一个人在看书。那时候,我看了很多书,拼音还没学完,就拿着新华字典连猜带蒙的看。

      我很喜欢有些落寂的语句,还把他们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像什么“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小学二三年级就敢放作文里,初一开始更是特喜欢自己文笔沧桑,比如,老师让写我的故事,我会生生的先写句“我没有故事,我只有生活”。现在想想,估计小学初中语文老师们看见我的作文,当时想的会不会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但是,当时我真的是这么感觉这么想的。我觉得自己经常会突然跳出来,就像灵魂出窍一样,在旁边看着肉身和别人如何相处。我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对方又是什么样的。就跟看戏一样。就算当时的肉身情绪激动,旁观的灵魂却丝毫不被牵动。而是很客观的评论“嗯,这儿有点过了”。我喜欢这种抽离感。

      前阵子,每天在酒店等着第二天去医院的时光,看了部日剧“高岭之花”。大学时有一学期的插花课程,更多讲的是手法形式,对日本保留发展的花道挺感兴趣。剧中,讲到女主家族流派一直强调的“另一个自己”。说实际是小朋友心理层面的孤独造成的幻想朋友。我不知道我经常的灵魂旁观肉身表演,算不算这种“另一个自己”。但是我却是还蛮喜欢独处的,往往是旁观久了,觉得有点无聊有点累的时候。

      所以,我经常喜欢宅家里,一直不说话,就像只有自己;也喜欢说走就走,一个人去各地旅行。几乎所有朋友都觉得我活泼开朗,外向亲和,但其实我更喜欢独处。

      但是和小时候比起来,我好像开始逐渐有些丧失了独处的能力。我一直想尝试自己一个人过年的感觉,大三寒假,我跟家里说趁假期想好好在学校学习学习。然后我快乐的独处了一段时间,开始害怕,会不会有小偷会不会有鬼怪,最后意识到哪是害怕小偷鬼怪,就是害怕一个人待着,害怕自己明明有那么多计划却一个都不想做的状态。最后抢了张火车站票赶在大年三十到了父母跟前。

      出去旅游时,也是一阵儿享受独处的自由,一阵儿又开始孤独的恐慌。

      做试管后,独处的时间更多了。孤独的时间也更多了。一会儿给老公打个电话,一会儿又给发小来个视频,一会儿又和妈妈语音,都是纯属没话找话,甚至根本没话。但是听到人声,才安心,才觉得屋里有点人气,而不是寂静到可怕。

      老公想回家过年,我不想。一个是怕面对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故态复萌,内心还是想体验一下一个人过年的感觉。老公问我一个人在家过年会不会可怜难过,我说不会。其实,我也不知道。不知道在享受独处的时候,会不会孤独寂寞甚至难受。

      明天又要早起,一个人去三家医院轮流抽血看中医。先不想这个问题了,早点休息,准备明日的劳顿之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