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药,种类繁多,慎重选择

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普通感冒,有的是喉炎,也有的是毛细支气管炎,肺炎也会引起咳嗽。

因此, 咳嗽是一种症状,并不是具体疾病,明确病因才能“因病施药”。

第一类药物:抗生素。

抗生素并不是止咳药,但是, 如果孩子咳嗽是因为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医生可能会考虑抗生素来治疗。

另外,根据不同的病原体感染,抗生素的选择也会不同。

比如头孢类,它们仅对细菌感染有明确疗效, 但对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是无效的。所以,无论如何要在医生的诊断和指导下选择。

第二类药物,抗过敏药。

对于过敏性原因,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引起的咳嗽症状,经常会用到抗过敏药。

包括:抗组胺药物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第三类药物,祛痰药。

祛痰药并不是让痰液凭空消失,而是通过药物作用,增加痰液腺体分泌物的排出量,降低痰液的粘稠度,使得痰液更加容易被咳出。

但是祛痰药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会使痰液分泌量增多,增加咳不出来,堵塞气管的风险。

老师建议1岁以内婴儿尽量不用,1岁以上幼儿,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

第四种,雾化药物。

雾化属于局部用药治疗指数高、见效快,安全性好。

但是,雾化药物很多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定雾化方案。

最后,儿童咳嗽一般不推荐使用镇咳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