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兽性的思考

“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他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人的精神层面,存在着人性与兽性两个因素,二者共同驱动着人类的行为。兽性,是人本身作为自然界动物的一种而与生俱来,自动物开始存在便有的特性,比如弱肉强食,比如欲望。而人性,是人这个物种开始存在后开始诞生的特性,它是由人类的文字、音乐、舞蹈、礼仪而形成的文明对人本身进行塑造而产生的特性,客观上是对人的兽性的束缚和压制,也是对人类群体的塑造。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人的兽性与人性达到了如此平衡。

没有人性,人将获得极大的自由,彻底释放自己的兽性,以获得极大的舒适(这里的舒适是相对而言的,人性的存在压制了兽性,所以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当然这种舒适在现在而言并不明显,甚至极难察觉)。然而,没有限制的极大自由只会造成族群中强者对弱者的无止境的剥削,这也正是兽性的特点。

人的人性和兽性在人的精神层面的占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每时每刻都在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动态的变化。事实上,经过漫长的人类文明的改造,在稳定状态下,人的人性始终是占据上风的。当然,这种改造并没有彻底湮灭人类的兽性,比如当一个人长久脱离社会群体之后,他会开始变得孤独,会变得狂躁,人性开始缓缓减少,而兽性开始慢慢增加,这种变化是极慢极微小且有界限的,在未受到精神的极度刺激的情况,无法突破这个界限让兽性占据上风,毕竟是漫长时间改造的结果,这个界限很难突破。

一个人在长久脱离社会群体,一段时间内极少与人产生有效交流后,思想会开始产生一些变化,诸如:“人类的文明是对人的束缚,并对此嗤之以鼻”;“文明给人类套上了一层层枷锁,牢牢地把本该凶猛(并不单指体型和力量)的野兽锁在牢笼”;“并不明白如此先进而智力超群的生物进化到如此阶段为什么反而开始限制自己”;“所谓礼法,也不过是掩饰人类兽性的工具,掩饰本身也是一种对兽性限制”;等等一些偶然间会产生的想法,我想这大概就是人类长久脱离社会后兽性的表征,当然它本身并不会驱动某种恶劣行为的产生,突破人性对兽性的限制,重新投入社会群体,便能回复以往。

能让兽性压制人性的因素,我认为大概有两种,一是真正能威胁到自身存在的因素,这是爆发型;二是长久的对精神中人性的压抑和改造,这是温水煮青蛙型。

人类社会,对于兽性压制人性后所驱动产生的剥削行为,通俗而言,我们称其为犯罪。


后记(3.30):

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的注意力永远集中在自己周遭,很难去关注到与自身当前无关的事物,无可厚非,这是必要的,因为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生活工作已经很累,哪里又有闲暇关注星空之上的事物。大学时注意力在学业在生活,毕业后又迫不及待地投身于社会熔炉之中,作为社会前进的齿轮而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想必也只有像我这样爱好漫天瞎想,日常神神叨叨,毕业之后又无所着落未曾投入工作的闲人,才有闲心思考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思考的结果也不过是相对其他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了一些不同,但依旧是无法改变任何东西。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一件事物的认知有无数层,其深意往往不可测,看的更深的人确实更能认清本质,但我究竟真的看到更多吗,抑或是愚蠢的悲观主义作祟。

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他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朋友跟我说:"这个社会太假,特别是人与人相处。"不得不说,以前我不这样认为,现在我也尽会有这样的感觉。生活...
    Dairy丹阅读 253评论 0 0
  • 又是闷热的天 似要下雨又不下闷的人发慌 躲进屋企空调降到二十度 扠着大字沉沉的怼进席梦思中 翻看着手机 用手指慵懒...
    小一朵阅读 182评论 0 0
  • [笑]笑眯眯、笑吟吟、笑嘻嘻、笑呵呵、笑哈哈、大笑、微笑、淡笑、讥笑、傲笑、讪笑、傻笑、嗤笑、嘻笑、奸笑、狂笑、狞...
    阿昭_阅读 3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