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他跟着儿歌打节拍,音乐响起来,他会跟着节奏轻轻的点头,小小的身子也随之律动。盛夏时节,穿着小短裤,一个粉装玉琢的娃娃,可爱极了。
到大一点,跟着CD机唱各种歌曲,有一天我在厨房做饭,他自己在客厅拿着microphone唱《阿瓦人民唱新歌》,歌声嘹亮清脆,我感觉比原唱还好听。
某年夏天,我出门旅游了,他爸带他。刚好又碰上了他们单位有个短途旅行,于是这老爸就带着孩子一起去了。回来,爸爸单位的同事们都说:“这孩子唱歌真好听!”
真正“成名”的,是那首《大长今》主题曲。那会儿我带着他去参加一对同事的婚礼,晚宴后大家一起去卡拉OK,当他“乌啦啦呜啦啦…”的唱了两句时,全场掌声爆响,大家都给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的歌声震惊了:清澈,纯净,中气充足,节拍准确,实在太好听了!
我终于知道孩子的长处,却也不懂怎样培养。作为一个唱歌“绕梁三日”下不来、跑调跑到收不回来的娘,我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去发展一个天生会唱歌的孩子的能力。我对音乐的感觉和能力都没有被发掘出来。周国平曾经说过,他自己小的时候,因为教育条件所限,对音乐和美术的鉴赏能力始终没有被学校老师所开发出来,所以一生都错过了掌握这一部分艺术的能力的时机,真是遗憾。而我的情况,和周老师的几乎一样。唱歌的时候,孩子经常提醒我:“妈妈,这里跑调了。”可我,连调是什么都不知道,我是真的听不出来。
孩子二三年级的时候,被老师选进了市里的少儿合唱团,训练了一段时间。后来去跟一个音乐老师学过一段时间的吉他。学完后,他自己义务教了几个小伙伴。家里经常有小孩背着吉他来向他学习的男孩儿。再然后,他自己在网上买了一些吉他演奏的书和作曲的书来自学。中间还跟过一个乐队的吉他手学了一个暑假。
某一天,他问他爸要钱,从网上弄了个什么装置。放假的时候,在家里鼓捣几天,最后放了一首曲子给我们听——他作的第一首曲子。
颇有《夜的钢琴曲》的风范。
因为娘排行老大,他又比那些个表弟表妹们大,是为“大表哥”。大表哥在2017年的夏天(6月)作了他的第一首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