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天,正好是加入秋叶老师的超级知识型IP训练营满一周的时间,这一周绝大多数时间在潜水,身处大咖云集的地方,对于我这样社交媒体领域的小白,需要更多的观察和学习。昨天,萧秋水老师在群里提了一个问题:“很多人会对生活感到迷茫,是因为对未来的方向不明确。你认为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找到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很巧,近几天确实还遇到几位因为不清楚未来方向而感到迷茫的小伙伴,和上大四的侄子聊天,临近毕业的他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和前同事聊天,她说刚工作一年多的女儿觉得很迷茫,感觉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
我的本业是行动学习引导师,引导企业团队自己解决商业模式转型、战略落地、绩效提升等各类难题,这是一个类似于教练的角色,虽然不是专职的一对一教练,但教练是引导师的基本功,所以身边的人偶尔找来也会Coach一下。“人生方向”这个问题也是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我一般会按照三个步骤进行引导澄清。
一、终极思考:我是谁?
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迷茫是因为没有方向。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明确方向,以应对迷茫?
不少人认为明确方向,就是定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明确的目标就是量化可衡量的目标。真是如此吗?其实仅需反思一下我们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回想一下,即便你在大学毕业时就对自己有过明确的规划,历经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后,你再回想起来可能是付之一笑,心里暗暗地说一句:幼稚!
既然如此,我们还要不要对我们的未来进行规划?答案是肯定的。
我记得大学时看《胡雪岩传》时有这么一个场景,生意已经败落的胡雪岩和朋友在昏暗的小酒家共饮一壶浊酒。胡雪岩突然感慨,如果没遇到左宗棠,也许自己的一生也会经营这么一家酒店,过着忙碌而平凡的日子,这是何其幸福的一件事。他的朋友回应了一句话,这句话让我至今难忘。他的朋友说,你即使是经营一家酒店,也一定会做成全上海最大的酒店。
这个对话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我们的职业,还是我们的事业,都是自我探索与选择和环境变动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自我探索与选择决定了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环境变动因素决定了我们成就什么样的事。
环境变动因素是偶然的、不可控的,我们唯一能够左右的是我们自己的探索与选择,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决定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至于成就什么样的事,更多的是顺势的结果。
这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中发现的人类秘密:人实际需要的是为追求某个自由选择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付诸努力和奋斗。
我们追寻目标时,追寻的并不是目标本身,而是目标背后承载的意义。所以,明确人生方向,你可以制定像王健林说的那样的小目标,更应该思考的是这个目标背后承载的意义是什么?人是为了意义而活,去除意义后的冰冷数字不会带给人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次独特的旅程,其更大的价值在于我们过程中的经历,无论达成目标的喜悦,还是遭遇挫折的失落,都是我们人生不可或缺的财富。追寻生命的意义是我们每个生命的独特使命,任何人都无权干涉。我们时刻都在做着各种探索,时刻都在做着各种选择。每个生命都拥有选择的自由,当然我们也必须为我们的选择承担责任。正如西方谚语所说,我们拿起了拐杖的一端,也就意味着拿起了另一端。其实,即使是我们被动的接受父母以爱的名义对我们的选择横加干涉时,其本质也是我们主动做出的选择,因为你最终还是选择了顺从。
所以,当我引导人思考人生方向时,不会上来就问他喜欢什么,想选择什么职业,那些都过于具体,我会让他列出五位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可以是古人,可以是现代人,甚至是虚拟角色,描述他们身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品格影响到你?这是引导我们反思意义的第一步,也是没有压力、比较放松的一步。
接下来,用平衡轮思考生命中的6-7个最重要角色,想象八十岁生日想收获到他们什么样的评价?为了获得这些评价你将如何做?人是具有高度社会属性的动物,所以这一步是让我们从社会角色的视角反观我们的价值观,更加贴近我们一直秉持却并不清晰的信念系统。
最后根据这些评价,真诚地面对自己,与自己对话,倾听自己的心声,撰写你的使命宣言。这是对我们内心深处所深深遵循的信念的显性化。当然这个使命宣言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我们对未来的不断探索,它会越来越清晰起来。
二、TOP识别:我最适合做什么?
从宏观进入中观,在我们信念系统的指引下反思我们的职业或事业,反思我们最适合做什么。
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这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让世界变得如此色彩缤纷。
我一般会引导别人从三个视角发现自己的职业优势,分别是:才能(Talents)、组织(Organization)、激情(Passion)。三者组合到一起正好是TOP,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No.1。
首先,对才能(Talents)进行识别,我习惯于用盖洛普的优势识别器做五大主题才能的测评,当然你也可以选择DISC或者MBTI等工具,这些工具都可以引导我们发现我们的先天特征。
然后,结合你现在的职业,回顾组织(Organization)的需要是什么,你的岗位要求你做什么,你服务的客户需要你做什么,这是和我们目前的职业进行连接的过程。
第三,回想过往你做什么事情时充满激情(Passion)?会让你忘我地投入?这正是反映你的天性所在。
最后,思考一下这三者是否有交集?如果有很大的交集,恭喜你,你做的正是最适合你做的。如果交集很小或者没有交集怎么办?马上换一份职业吗?如果可以,当然没话说。但是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做不到的。而且,任何工作都会有你不喜欢的部分。其实,我们讨厌做一件事,讨厌做某项工作,往往是因为我们在为流程而工作,并不是为其背后的意义而努力。
这正如,我在成为父亲之前最讨厌的事就是拖地,感觉这是最枯燥乏味的事,老婆每次让我去拖地,都会想办法敷衍和躲避,直到躲无可躲,避无可避时才去。当有了孩子,看到孩子每天都赤着脚在地板上跑来跑去时,拖地就不再是拖地本身,而是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赋予的意义不同,工作的热情也会发生变化。而且,再去深入发掘拖地背后的意义,竟然发现其实完全可以成为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快速地、用力地拖地时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要想把一些角落变得很干净是需要动脑子去琢磨一些技巧的,偶尔在沙发下面发现几枚硬币,竟然可以带来一丝意外之财的惊喜。曾经无聊枯燥的一件工作竟然变得有滋有味,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其背后的意义。
TOP识别帮助我们发现我们最利于发挥才能的职业优势,同时也让我们愉快地接纳那些工作中的不喜欢部分,关键是与我们的信念系统中的意义进行连接。
三、短期规划:我首先达成什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中观的优势发现进入微观的行动。
在这一阶段我一般会使用教练的万能对话框架GROW模型,结合前面的终极思考和TOP识别,用GROW做短期规划:
Goal:近一年以内你想实现的最重要目标是什么?用SMART澄清目标。
Reality:分析一下当前的现状,和目标的差距是什么?你拥有的资源有哪些?达成目标建立在哪些核心要素上?
Options:达成目标的可能路径有哪些?如果资源都具备你将如何做?对这些路径如何进行决策?一个月内就要见到一些小小成功你会做什么?
Will:你将如何启动你的行动?用Who、What、Where、When思考。达成阶段里程碑时你将如何奖励自己?你的复盘反思周期是什么?你可以和谁一起定期回顾和分享你的行动推进情况?第一步行动是什么?
意义需要用行动来探索,而行动只有在具体的目标指引下才会变得专注。而具体的目标其实是源自我们的生命追寻的意义,我们为什么总是无法专注于当下?原因还是意义的缺失。一个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的人总会什么都想要,而最终都浅尝辄止,无法深入。所以诉诸根本还在于意义。
对意义的思考,我觉得最好的一本书就是维克多.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源自作者在死亡集中营中的顿悟,是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自我觉醒,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机会体验这样的极端环境,那么阅读这本书也会引发深入的思考。
前面说的都是对个人人生意义的思考,如果我们扩展到一个组织又如何呢?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在我的新书《搞定不确定——行动学习给你答案》中也给了企业一个探寻的路径,从商业模式构建,到战略落地,再到绩效提升,仍然是从宏观到中观,从中观到微观的过程。因为组织是人组成的社会体,只要有人存在就一定会探寻其事物背后的意义,而事物也会因我们赋予的意义在我们内心鲜活起来,不再是孤寂的存在,王阳明讲的“心外无物”大概也就是这么个道理。
其实只要是人就一定是迷茫的,如果真正不再迷茫,你已经证悟到了佛的境界,因为“佛陀”的本意就是“觉悟者”。那些认为自己不迷茫的,其实正处于最大的迷茫中而不自知,把执着的“我见”当作了“真知”。
所以,如果你感到迷茫,恭喜你,一扇通往光明的门正在开启,生命正在激励你去探寻生命的意义,这也正是迷茫自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