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14:55,蔡康永发微博告别《康熙》,随后小S也立马发微博表示将和康永共同进退。我看到微博的时候是58分,同一个页面刷新了4次,宁愿相信是自己眼花也不愿意相信“康熙”要告别的事实。这意味着一个陪伴我们12年的综艺节目就要从此停播了。
我在当天#记录一件自己认为很开心的事#中打卡时写到:已然沉浸在《康熙》停播的悲伤氛围中无法自拔。
我大抵是在2012年的夏天爱上《康熙》的,那时候因为遇上一些不顺心的事,便每日靠着综艺节目来转移注意力,没心没肺地跟着大笑,才觉得日子过得轻巧一些。而作为一个每天更新的综艺节目,自然是作为我的首选。《康熙来了》一周更新五期,按照这个数量来算,一年大约是261期,而我大概看过其中的240期,从网上能找到的最早的2005年的资源,一直到2015年。这大抵也是室友说我对《康熙》爱得痴迷的原因吧。
很多人都说《康熙》低俗,说小S只热衷于摸男嘉宾的腹肌,说康永的只言片语让直男直起鸡皮疙瘩,说陈汉典的各种扮丑完全没有笑点。的确《康熙》它就是一款很普通的综艺节目,远不像其他访谈类节目、思辨类节目能带给我们养分,给我们有些许思考的空隙,可是《康熙》更像是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裹着被子窝在寝室椅子上一边吃盖码饭一边看《康熙》的日子就这样一过就是好几年。
很多康熙粉大概再看S和黄子佼和解那一期看100次还是会哭得不成人形。S说,当初被劈腿的时候,公开地大哭大闹,也对媒体说了很多难听的话,以至于黄子佼在原本一路安稳的主持事业中屡次遭受波折,曾经有三、四年的时间完全接不到节目,现在想起来,真的觉得是自己做得太过分,对不起黄子佼。当S拥抱着黄子佼说出那句“抱歉,年轻的时候总是比较激烈”的时候,一下子戳中了多少人的心,想起了多少刻在青春里的故事。我想,多年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当初那个不那么成熟的自己,总会觉得敢于去直面当时的自己,才是释然地去看待一切的根源所在吧。
我印象当中还有一期是“可米小子”中的安均璨,在节目中谈到失眠的问题说到:经常会关上灯,闭上眼睛,然后就开始想“人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会不会有人记得我?”然后一想就是四、五个小时。当时所有嘉宾都在开玩笑说安均璨的个性好适合出家,可是全然不知此时的安均璨因为长期拼命工作,导致肝癌复发。就在节目播出十天后,安均璨去世。看到消息的时候,我真的是顿觉得心里一惊,或许是一语成谶吧,又或许是早知自己生命的定数,只是比常人都多了些许淡然而已。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对《康熙》竟会产生了一丝依赖。可是我的确是从中看到了从S单身到如今成为了三个宝贝的妈妈,看到了代班主持人从最初的大S、阿雅到如今的谢依霖,看到了很多年前我们尚不知的周杰伦、五月天,看到了曾经火爆台湾娱乐圈的一些艺人如今却已销声匿迹。当夏克立带着夏天上《爸爸去哪儿》的时候,康熙粉会惊讶居然芒果台也要连线到夏克立黄嘉千了。
不仅仅只是艺人,《康熙》同时也给了素人一个舞台,从还需要妈妈抱在怀里的童星宝贝到快餐店的外卖小哥再到酒店试睡员,好多康熙粉在评论中呐喊:我还没有等到被邀请上节目,怎么就要停播了。
我一直都有疑问说,如果看的书中有营养的内容我都没有记下来,那么长期以往的坚持,依然会对我的思想产生影响吗。当我开始无意中把外婆叫作“阿嬷”,说一个人死板说“gin”的时候,我想这个问题是肯定的吧,我已经知道了什么叫作耳濡目染的力量。
最最令人动容恐怕还是康永和S之间的感情,相信不看《康熙》光是看过《奇葩说》的人也已经被虐惨了。前天美食那期小S说通常她吃拌面她的助理都会帮她把面拌好,蔡康永就丢过去一个嫌弃的眼神然后乖乖把碗端过去开始帮S拌。S曾经在节目里问康永说“如果他死了,希望烧什么给他?”康永认真地说:“那就烧一个纸扎的你吧。”多少少女心在抓狂呐喊:男闺蜜如康永也是没谁了。
虽然三年前新闻就炒过蔡康永要离开《康熙来了》,可是看到康永发微博请辞的时候,还是觉得猝不及防。三年前看《快乐大本营》15周年庆,看到何炅说他坚持做《快本》做了15年,已经觉得自己名字和它连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如果哪天要放弃这件事的时候,那种情感该如何割舍。按照我念旧的性格,一件事情坚持两年,已然觉得放下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我也不知当康永和S下定决心要告别自己一手撑起来的《康熙》的时候,心底是不是也站了无数个小人在对话。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自是有不一般的勇气和睿智。
至此,到底是要和《康熙来了》说再见了,再见了,那个陪我吃饭的你。十二年来,有笑泪,有阴晴,相伴一场,人来人往,只是日常。我的康熙时光,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