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人停止陷入内卷漩涡的书—《世界尽头的咖啡屋》1/8

 

封面

我是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的,作为一本认知类的书,我很好奇它会如何呈现。这是一本很薄的书,看下来大概也只需要一个多小时,我看了一些后又停下来思考,前前后后大概也就花了五个小时。

  这本书的主人公约翰在一次旅行中,因为堵车而不停地换着路口,想寻找一个能给车加油、给自己补给的地方,偶然间来到了这家咖啡馆。这家店的名字叫“你为什么来这里咖啡馆”。在这里约翰开启了人生意义的大门。通过结识了咖啡馆女招待凯西、老板兼主厨迈克和她们的老朋友安妮,从他们的口中听到了一些故事,约翰做出了人生新的选择。这家店很特别,不仅名字特别,菜单也非常特别,咖啡店的菜单背后有三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你害怕死亡吗?”“你满足吗?”,整本书也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进行的。

  书中的三个问题是相关联的,都聚焦着一个核心的概念——每个人都在追寻的“存在的意义”,这也是这本书的核心。书中让我只有感触的一个观念就是,处在大量营销信息环境中的我们,常常把自己的幸福和满足寄托在某些产品或某样服务上面,我们总需要投入一些钱来获得满足,但是又只能做一些没有满足感的工作来赚钱,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无法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读到这里时,我惊奇地发现,不只是我,我身边的朋友同样处于这一个恶性循环中,或许我们并没有赚钱,但我们在学校里,总是逼迫自己去参加一些功利性的、只是为了加分的工作,对自身成长没有任何意义。逼迫自己做了之后,就说这要奖励自己一顿好的,或是一套衣服,运用消费来弥补上一个工作没有获得的满足感,现在的我们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而不自知,在这本书读到这里我才意识到,我不禁跳出这个环境进行了思考。在生活中,只有真正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想做什么就马上去做,不要在原地等待,不要想着自己之后去做,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不被其他事情扰乱而失去方向,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

  跟着书中的四个小问题,我不禁开始思考,自己要活成别人期待的模样还是自己想要的模样。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早就知道了,当然是后者。但是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很难做到清醒或是坚定地这样想,有时我们也不得不去考虑他人的看法,在乎别人的看法,被他人的看法影响。这也说明了我们并没有想清楚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个概念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存在的意义”,清醒的活着,而不是陷入焦虑,陷入“内卷”的漩涡,为了满足而消费,又为了消费而反复折磨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为了赚钱做自己不爱做的工作,最后留给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留点时间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让自己内心充实,经验丰富,得到快乐。

  我们很难去认识自己,很难用上帝视角来看我们的人生,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如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要相信,当你内心充实,经历丰富的时候,你想要的也会顺其自然地到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