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录 |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最近一有空闲的时间就会抄录一些名言名句,除了自我警醒外,也是为了练习我的字体。

都说见字如见人,我常常觉得我的字写得弱软,不够刚硬,有种小孩的稚嫩。现在写得多了,内心比起以往要坚强了很多,字的笔锋开始有型。

我很喜欢陈若凝的字和许先生的字。有一段时间买了陈若凝的字帖回来练习,练了一段时间,有些似她的形神。一段时间不练,又回归了我自己的笔形。

果然,模仿来的笔锋终究难于形成自己的笔形。跟人一样,模仿得再好,终究是赝品,只有真正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性,那么才会成为值得品味的真品。

一旦我开始消极怠懒的时候,鞭策我要积极向上的力量都是来自这一笔一划写在纸上的语录。抄着抄着,便觉得愧然。我浪费了太多时间。

在王阳明的心学名言名句,有一句: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王阳明



在曾国藩的语录里: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看《曾国藩传》和《王阳明传》的时候,都很明显的看到他们在对自我要求上是很严律的,所以曾国藩常常记笔记来反思自己是否有进步,王阳明则是对知识很是渴望,精通很多知识理念,后来在生活的苦难中感悟出了“知行合一”这一伟大的理念。

他们都是勤奋的,并且都有很明确的目标和志向。


我反观我自己,其实我还没有”笃志。并未“笃志”,所以也就不“勤”。没有那种不达目标不罢休死磕到底的精神。


就拿写作来说,我是喜欢写作的,但是至今我都没有去坚持锻练这个文笔,公众号现在都还没有100篇文章。有思绪的时候就写写,没有灵感的时候就搁置。断断续续,时勤时怠。因而在写作上就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和出彩。


之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每日读书一页,每日抄写名录,每日书写当天的生活事件来锻炼文笔,一周写一篇文章,一周去爬一次山,一月看完一本书。”并没有好好的完成。


现在既已反思自己。那此后应当长期坚持去做,去为自己的志向努力。


想成为作家,那就去耕耘自己的文笔吧。去读书,去学习。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


但也不可躁心浮志。要静心而行,静心而为。


“动亦定,静亦定。”——王阳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